9月15日,济水文化研究中心召开“济水文化研究”座谈会。副院长郝小会,副院长、济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向军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济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白世星主持。济水文化研究中心有关课题组成员及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
白世星介绍了成立济水文化研究中心的背景、意义、目的、研究方法。他说,济源人民对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济水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济水已经断流了一千多年,为后人留下许多谜团。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要立足济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研究济水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下一步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各类人才参与到研究队伍中来。他还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发展愿景,一年内建章立制,形成有效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启动“济水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工程,初步建成一个资料室;三年内,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充实资料室,筹建成果展览室,申请建立博物馆;五年内,出版一套研究丛书,力争形成资料室、成果展览室和博物馆三位一体、相互补充的研究平台,为申报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或河南省社科联文化普及基地打好基础,为学院内涵发展和济源文化强市做出贡献。
在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姜小军和谢会昌分别就济水文化研究“豫鲁晋冀济渎庙资源普查”和“1949年以来济源市镇办乡村志和行业专志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分别作了介绍。
王向军强调了成立济水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济水文化研究的价值。他指出,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好实践,是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功能的最好体现。宣传和弘扬济水文化精神,可以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要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定文化自信。要用济源精神来研究济水文化,学习其出身细微、能量无穷、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不达大海决不罢休的伟大精神。
郝小会对成立济水文化研究中心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开展济水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学院将大力支持研究中心的工作,推动济水文化研究走向深入。他要求大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好这项工作,要以课题为抓手,在总课题的指导下,分设子课题,把研究工作做细做透。他强调,要对外联合,对内扩充,形成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文/图 科技处 任联齐)
济职
统筹/姜小军
审核/李滟
文/图 科技处 任联齐
编辑/翟倩倩
大家都在看:
●副省长霍金花到我院视察指导工作
●重磅|民盟河南省委与我院签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
●济源示范区在学院召开济源本科校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济职·助力脱贫攻坚|消费有情,爱心无价——学院荣获济源“十佳消费扶贫单位”荣誉称号
●一图读懂|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济职·战“疫”|我院师生联袂创作歌曲《信念》,为武汉加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抗“疫”书法作品展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抗“疫”美术作品展
●全景航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真飒!
● 萌新来了!出发,向着更美好的未来!
●文明济职|学院到柳玉沟村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专题系列活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