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来历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了
你知道腊八粥的来历吗?
快来和小金了解一下吧
腊八来历知多少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
八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最早的是来源于古代天子于农历十二月初八祭祀神灵。
祭祀:“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最初的祭祀,虽然也包括祭祀祖宗在内,可是祭祀祖宗却不占据主要地位,直到后来发展成祭祀祖宗为主,成为腊祭。《风俗通》说:“夏日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腊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在不断向文明发展的变化。
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
祷祝: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都会祈祷来年大丰收,因为祝和粥同音,人们会把干物和食材放在一起熬制成粥,先是供奉神灵和祖先,然后在送给其他人,最后才是自己一大家人共用腊八粥的。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所以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等。
除此之外,喝腊八粥还有另外一个来历,你一定知道,那就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
相传岳飞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后,却被小人算计,以12道金牌召回来,在途经河南地区的时候,将士们又喝又饿,百姓们为了表达心意,就纷纷拿出自己的蔬菜干物混合在一起,熬制成粥,分给将士们,抵御饥饿和寒冷。在岳飞遇害风波亭后,百姓们为了纪念岳飞,就于腊月初八这一天,喝腊八粥来纪念岳飞了。
来一波美食暴击
腊月冬风彻骨寒,八碗蜜粥暖心间,
节后喜迎除夕夜,快乐春节快乐年,
乐由心生喜迎面,腊八腊八年初现,
粥甜月满人齐乐,团团圆圆过新年。
小金在这里祝大家腊八快乐!
撰稿:鲁世超
编辑:常馨月
图片来源:网络
官方微博:-@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投稿邮箱:-hnczwxgzh@126.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