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新人说” 听张加辉同学讲述红旗渠精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考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2020-8-26 22:49:37 文/阮婷 图/黄诗琪

关注

红旗渠精神讲述

经济与贸易学院张加辉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19国贸跨境01班的同学张加辉,我作为今天的出彩新人说的讲述人,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红旗渠精神的故事,希望大家通过今天我的讲述,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想必大家一定都对愚公移山的故事非常熟悉,那么,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要从五十多年前太行山上的一位小愚公讲起。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66年的春天,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小愚公——张买江。

1949年6月生的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站在纪念馆里的太行丰碑前沉默不语,丰碑上镌刻着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牺牲的81位烈士姓名,其中包括他的父亲——张运仁,1960年2月,红旗渠正式动工,他的父亲张运仁第一批上了建设工地,任施工排排长。讲起父亲,张买江哽咽了,才三十八岁啊,他没想到父亲走后,母亲赵翠花把他“赶”上了工地,“孩子,你爹没把渠修到底,你就去替他完成吧,不把水引回来就别回家!”就这样,十三岁的张买江上了工地,成为“渠二代”,也是最小的修渠者之一。这一去直到红旗渠总干渠修好,张买江才回来,隔了整整五年。

旱,大旱,连旱,久旱,是烙印在林县(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骨子里的痛,盼天下雨、盼泉长涌、盼水长流、盼吃水不出村、盼种田有水浇……“宁愿苦干,绝不苦熬”是林县人的真实写照。红旗渠修了十年,张买江干了九年,最宝贵的青春都是在修渠中度过的。红旗渠建成后,他又到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直到2009年才退休。现在,他又从事着最有价值的事业——红旗渠干部学院“编外教师”,向全世界讲述着红旗渠的故事。

张买江说,自己的儿子张学义接过他的班,现在在合涧渠管所工作,成为了“渠三代”。张学义说,父亲一直叮嘱他,要让他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就这样从修渠、护渠到讲渠,半个世纪以来,一家三代人的生命与红旗渠紧紧连在了一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州儿女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以“重新安排林州河山”的胆魄和勇气,苦干10个春秋,在万仞碧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旗渠承载历史,见证梦想,昭示未来。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说到:红旗渠是一个不在起点,却写满初心的地方,代表了一种中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州人续航梦想、接续奋斗,并日益被世界人民所认知所感悟,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鲜活事例。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个人简介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张加辉

男,共青团员,经济与贸易学院19国贸跨境01班学生。

2019年参加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受到优秀个人的表彰;

2019年诚信校园行短剧大赛中为经济与贸易学院夺得一等奖;

2019年在院级阅经典创未来朗诵比赛中取得一等奖;

2019年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2020年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级文明学生;

2020年疫情期间安阳市文峰区优秀志愿者;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END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往期回顾

你想知道的关于河南秋季学期开学,这场新闻发布会都说清了!

2020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承办工作有序推进

“出彩新人说” 和翟海利同学一起致敬“最可爱的人”


来稿请投:hnmyjjxyxmt@163.com

编辑:韩诗文

统筹:翟浩辰|审核:庞伟伟

出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大学生记者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出彩新人说” 听张加辉同学讲述红旗渠精神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