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文系简介
中文系始建于2003年,其前身是人文系,2012年更名为中文系。中文系始终秉承“知行日新 至善至真”的校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传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立德树人,逐渐形成了“明德修身,尚美求真”的系风和“崇德尚文,博学儒雅”的教风,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
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新闻学三个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091人。中文系教学硬件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建有新闻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文学综合实训室、书法与板书训练室、微格教室、精品录播室、智慧教室、融媒体实验室、硬笔书法与板书、软笔书法与板书、口语表达实训室、教育教学研习室等各类实验实训室;建立了鹤壁淇滨中学、延津一高、猛犸视频、魅力河南网等20余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荣获“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先进单位”“模范工会小组”“第三届河南省城市坐标定向赛优秀校媒”“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注册大学生记者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中文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4人,博士1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中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1人。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省厅级优秀社会成果奖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6项,市厅级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文系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打造了“经典永流传,党性自修养”党建活动品牌,实施了“四三二三”人才培养工程(四能: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三笔字,能写一首好文章,能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三基: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三需要:符合基础教育需要、适应汉语教育国际推广需要、融合新闻媒体发展需要),开创了“四三一”学生工作模式。举办了汉字与中国文化、创意写作、现代汉语语言调查、新闻摄影摄像等特色教学实践成果展,开展了说课教学技能大赛、“传统文化进社区”、“书香溢满校园,心灵徜徉书海”读书分享等特色活动,成立了“水墨兰亭书法社”、“枯木逢春民谣社”、“闻新摄影社”等社团,形成了“乐学睿思,勤勉致知”的优良学风。学生多次在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征文比赛、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省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省汉字大赛、省高校新闻奖评选等赛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2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和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文学科与教学论等。
毕业去向:适合在普通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部门,从事文秘、行政管理、档案、公关、新闻、宣传等工作。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日益发展的汉语国际教育需要,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等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论、英语口语等。
毕业去向:适合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管理、中外文化交流、文秘、行政管理、文娱宣传相关工作。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广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出版机构、文化传播公司、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记者、编辑、宣传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网络与新媒体导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编辑、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毕业去向:适合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出版机构、文化传播公司、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记者、编辑、宣传与管理等工作。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3
师资力量
名师风采
周全星
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
电影艺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王新宇
男,硕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现代汉语、
教师口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河南省省级普通话
水平测试员培训主讲教师
王振军
男,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文艺理论
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叙事学与西方古典文学
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新乡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专家
张东旭
男,副教授,
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
主要从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宋培杰
女,博士,校聘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教师口语、应用语言
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张冰霞
女,高级编辑
原新乡广播电台台长、书记
郑州大学新闻学专业
开创新乡广播电台“行风热线”等栏目,荣获“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新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新乡市优秀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荣誉称号
赵瑞莹
女,东方今报社总编辑
主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学专业
先后指挥推出系列述评
《出彩中原是奋斗出来的》
全国两会系列策划报道
改革开放40年特别策划
《你好!河南40年》
成功举办“全国融媒体看河南”等活动
崔军红
男,副教授,硕士
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
对外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
在马其顿共和国
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语言学院任教
苏喜庆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文学理论、西方文论、
地域审美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
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班学员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
高芳艳
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张晓庆
女,副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主要承担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
六朝文学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
杨正娟
女,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通俗文学、
戏曲艺术的传承
和戏曲文化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刘锋
男,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典文献学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
管理团队
罗艳娟
女,中文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
张震
男,思政专干兼2018级辅导员,讲师。主要从事教师口语、民间文学、写作学、社交礼仪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史龙繁
男,中文系19级辅导员,负责系19级新生和学生会的管理工作,承担机械教研室部分核心课程。
王璐
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现担任中文系16级和18级专升本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并担任系心理专管员工作。
徐敏
女,硕士研究生,现担任中文系17级和19级专升本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并负责系内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王海燕
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及心理教育。
冯莉娟
文学硕士,讲师,现担任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
申琳
新闻学教研室主任,新闻学硕士,讲师。承担《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网络舆情》等课程。
王雪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郑州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学理论批评和传统文化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新乡市社科联项目多项,参与编写教材一部。
何林林
女,中文系教学秘书,负责中文系教务的有关工作,承担新闻学教研室部分核心课程。
4
优秀毕业生
考研典范
1、毛晓帅,2012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讲师、博士。
在校期间曾连续六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新乡市优秀大学生、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2012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师从著名民俗学家刘铁梁教授。2015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实习,并多次参与北京市文联组织的调研项目。2015年9月跟随刘铁梁教授到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间文学。2017年9月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做访问学者。2019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9年8月入职,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讲师、博士。荣获2019年山东省民俗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论文《中国民俗学转型发展与表演理论的对话关系》被收录在中国民协主编的《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已在《民俗研究》《民族文学研究》《非遗保护与研究》《齐鲁艺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学术著作6部。
2、尤可可,2014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于北京市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实习记者,从事新闻稿件的选题、排版、采访、编写等,发稿数十篇。其中,2014年2月22日,第8版,刊登的《故障后自主唤醒其病因或为月尘,“玉兔”如何康复让人牵挂》一文,被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新闻等国内69家媒体转载。2014年7月,在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担任外景记者。2014年9月考入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始研究生学习生涯。2014年12月论文《微传播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研究》在郑州大学第九届学术论坛荣获校三等奖;2015年5月28日参赛作品《自白》在郑州大学研究生微电影大赛中荣获优秀奖;读研期间获学院一等奖学金与校一等奖学金各一次。现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电视理论与批评。2017年,参与国家级课题——《问题与理论:解析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系统》,目前从事媒介文明变迁项目的统稿工作。
3、张美玲,2011年毕业于人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新乡医学院辅导员。
在校期间,该同学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曾获“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新乡市优秀大学生”等荣誉。先后担任院系学生会女生部部长、主席职务,多次具体承办迎新晚会、主持人大赛、人文之星征文大赛等院系活动。研究生期间,担任研究生会副主席,先后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三好研究生”,三年学校一等奖学金。2011年考取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连续两年参加甘肃省高考阅卷工作,2013年担任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师,独立完成两个班级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受到学生、领导的一致好评。2015年进新乡医学院工作,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工作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4、张盼盼,2012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在校期间连年获校一二等奖学金,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省级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012年考入兰州大学文学院,就读文艺学专业,在校期间连续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公开发表论文两篇,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2016年12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文化理论。
就业典型
1、何赛赛,2012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锡尔弗小学汉语老师。
2012年入读云南大学留学生院(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读研期间,通过全球孔子学院总部选拔考核赴柬埔寨教授对外汉语一年,并作为实习项目完成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2016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对外汉语以及中国文化课。2016年至今,通过全球孔子学院总部和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双重考核选拔,进入美国大学理事会中文项目,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锡尔弗小学教授汉语,现任小学是一所美国公立学校,所教授对象为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21个班级,是学校唯一的外国老师。
2、陈久江,2009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神农架林旭国土资源局木鱼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
在校期间,担任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2006年12月成功举办大学生万米长跑比赛,自己踏勘线路,沿途设置保障点安排人员确保参赛选手不跑错路,没有发生安全事故;2008年4月成功举办了新科学院人文系与三全学院临床系的校季足球友谊赛,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2009年12月进入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工作,担任矿管科科员;2012年12月担任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副主任、人事科副科长;2014年6月担任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宋洛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2014年10月被选举为神农架林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2015年4月担任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木鱼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至今在木鱼分局副局长岗位,分管建设用地审批、耕地保护、地籍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3、赵松亮,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办公室副主任。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先后担任过班长、系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负责人等职务,并连续四年都拿到奖学金,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级、人力资源师四级、教师资格证考试等。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社团负责人、优秀毕业生,河南省三好学生。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驻马店市正阳县工商局工作,担任副所长职务;2012年9月至今,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科员、副中队长、办公室副主任。擅长新闻写作,先后在《中国工商报》《河南工商》《河南日报》《河南经济报》《河南科技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等媒体发表文章百十余篇。
4、王苏凯,2010年毕业于人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南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在校期间曾担任人文系学生会主席、系青年志愿者负责人、新科学院心理部负责人、院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等职务。培养了扎实坚定的学习态度,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荣获院“优秀学生干部”、新乡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2010年9月参加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考入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的五年时间,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曾荣获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两争一迎”工作个人嘉奖、南阳市共青团市委“模范团青干部”,连续四年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等荣誉。
5、黄祺斐,中共党员,2018年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政府机关干部。
在校期间,曾担任河南科技学院礼仪队队长、新科学院汉语言文学141班班长等职,获“河南省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且连续4个学年获得新科学院一等奖学金。201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兴隆村支部书记助理一职,现任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政府机关干部。2019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0年5月被评为一线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6、李洁,2019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海南省定安县县委组织部科员。在校期间担任中文系学生会副主席,主要负责系内新媒体运营,网络宣传,信息发布。配合主席团成员出色完成演讲比赛、讲课比赛、校运动会等活动。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出色,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河南科技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在2017年暑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参与“公交先行”社会调查,获得“社会实践优秀团体”。由于热爱写作,其文章《侘寂之美》发表于“新汤阴”杂志,并在校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优异成绩。2019年参加选调生考试,考入海南省,分配于海南省定安县县委组织部,从事组织工作。工作期间表现优秀,出色完成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多次获得领导表扬。
7、董书馨,中文系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考取郑州市郑东新区龙翼第二小学语文教师。自2018年8月入职以来,她坚信“教无极限,学无止境”的原则,在教学上不敢有一丝马虎,力求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018年11月,在校级优秀教学反思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8月,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识竞赛中获取优秀奖。2019年11月,在校级第四届“生态杯”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12月,在校级大队部举办的“红色基因代代传”少先队活动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8、宋洁,女,中共党员,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现工作于新乡市牧野区牛村小学。该生在校期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在校期间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和“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作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能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生在校期间曾获得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个学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并获得“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省优秀毕业生”、“校文明学生”荣誉称号。
创业典型
朱丽芳,2011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惟中国际教育集团大陆区执行总裁。
在校期间,2009年担任黄河浪文学社副社长和社员们一起成功举办了“新锐文学大赛”,并出版了社团杂志。毕业后,经过刻苦的学习取得英语雅思8分的好成绩之后赴美工作,在工作的间隙于2012年进入华盛顿大学教育学学习,2014年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2014年夏回国创业创建了惟中教育集团,任大陆区执行总裁,主要涉及对外汉语教师输出、少儿英语、少儿国学、国际游学、国际夏令营等项目。目前已输出四十多位汉语教师,遍布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
—END—
图文编辑 | 王殿刚张慧敏
图片 | 盛京可吴月利
资料来源 | 中文系
统筹策划 | 韩梅申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