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国耻日
今天是
2021年9月18日
1931年的今天
“九一八”事变爆发
从此锦绣河山步步沦陷
人民颠沛流离……
战争虽已远去
但这段历史不能忘却
90年前的炮火声犹在耳畔
山河破碎,人们流离失所
90年后的今天
当跨越时空的警报
再次在华夏大地上响起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
为什么要牢记这一天?
为了记住“不抵抗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1931年7月
日本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
秘密调了两门240毫米口径榴弹炮
运往中国东北
单个炮弹180多公斤
射程10公里,威力可想而知
1931年9月18日晚
日本对华侵略的血盆之口
终于亮出獠牙
日军士兵以巡查铁路为名
趁着夜色,将黄色方形炸药
埋在距东北军北大营
800米的铁轨接头处两侧
日本侵略者炸毁南满铁路路轨
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以此为借口
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
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面对日军的挑衅
东北军高级将领
没有任何战争意识
严格执行“不抵抗”政策
那一年,一次“不抵抗”
北大营8000守卫大军
被300左右的日军一举击溃
北大营被日军炸成断臂残垣
那一年,一次“不抵抗”
短短十个时辰,日军攻占了
奉天、四平等18座城池
日军在沈阳城内疯狂扫射
那一年,一次“不抵抗”
仅仅四个月
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山河
被日本人纳为囊中之物
“闭着眼睛,
我都能打到北大营。”
这是1931年9月12日
一名日本炮兵少尉
在《日本军部档案》的记录
这段记录预言和印证了
中国守军的不抵抗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
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
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
惨遭涂炭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大规模屠杀
针对平民的袭击
强奸、纵火、抢劫......
这场战争从侵略
演变成了
令人瞠目结舌的反人类暴行
七三一细菌部队对中国人进行
细菌、毒气以及枪弹等活体实验
恶行毛骨悚然!令人发指!
为了记住为国奉献的无数英雄
“吾和你抬头试望,
东北何方?辽沈何乡?
白山黑水,是谁的封疆?”
黄炎培在1935年
悲愤地写下“重光歌”
道出了人们的悲痛与愤懑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在郊外枪杀抗日志士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不曾低下高昂的头颅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
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王铁汉
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
“九一八”时
王铁汉时任620团团长
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
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
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
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敌人向本营房进攻时,
我决心还击……
毙伤敌人40余名
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
“头颅不惜抛掉,
鲜血可以喷洒,
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
最后孤身一人战斗几昼夜壮烈牺牲
赵尚志曾任北满抗联总司令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这是日军当年对他的敬畏评价
1942年2月12日遭特务偷袭
重伤被俘后牺牲
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1936年8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她给儿子写下遗书: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
率领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等人
1938年10月随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西进
遭遇日军后为掩护部队突围
她们主动吸引火力,战至弹尽
最后毅然走下乌斯浑河
壮烈殉国
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
陈翰章
1940年率部与日军作战
因叛徒出卖,他身中数弹
壮烈牺牲,年仅 27 岁
每一个名字背后
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
他们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
浴血奋斗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本是太平盛世的最大奉献者
却无法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
无数的无名英雄
用鲜血告诉日寇
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屈服
为了记住不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
我们身处和平国度
我们的身后,是强大的祖国
我们见证一国之崛起
见证山河重振
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中国
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8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2001年中国加入WTO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8年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
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组建完成
2021年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
一个个中国奇迹正在被书写
在历史的画卷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经无力抵抗的中国
如今已站起来了
沉睡的东方巨狮已然苏醒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
若干年前的五四运动、十二九运动
是一群敢于抗争、忧国愁民的伟大学生
为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走上街头
大声呐喊
而如今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
抬头便能仰望没有硝烟的蓝天
我们无忧无虑
周围不会响起突然的枪声
更应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指引下
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努力奋斗,报效祖国
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个清醒的民族
在远去了硝烟后
还应记着历史与责任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
更好地前行
九一八是中华儿女
永远不可忘却的纪念
今天,无论你在哪儿
请铭记:勿忘九一八
只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
微信监制:李 杰
审 核:裴 蕾张 晓
责任编辑:姚 梦 如
内容来源:综合河南共青团、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