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新使命 抗洪防疫当先锋
7月17日以来,我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新乡等地人力财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然而河南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平院学子也积极投身抗洪一线,与受难地区人民同舟共济,河南挺住了。
但是紧接着到来的新冠又将河南民众推入了另一个困境之中,这一次,更多的平院学子选择承担中国青年的责任,在确保自身安危情况下,为家乡抗疫贡献力量。
平院学子们的行动无不体现着中国青年学子的担当,小志为他们点赞。
接下来,跟着小志一起来走进他们的抗洪防疫故事吧!
关启澳
7月22日下午,许昌长葛古桥镇堤坝决口。软件学院20级软工2班的关启澳同学,身为一名退伍军人,第一时间主动联系长葛武装部,主动请缨前往古桥镇抗洪一线,搬运物资,装填沙袋,填补缺口……他跟着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奋战二十余小时,最终将古桥镇决口成功封堵。
在古桥镇决口合拢之后,他经过简单休整后又主动加入长社办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组长,转战长葛南席镇马武村。没有热水,没有热食,饿了就啃方便面,困了就席地休息,持续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直至马武堤坝决口合拢。
(来源:关启澳)
在灾情面前,他们不惧艰险、克服困难、舍己为人、勇上一线,关启澳同学用实际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与退伍军人的满腔爱国情。
(来源:平顶山学院软小萌)
刘恋
教师教育学院18级学前中外二班刘恋在看到河南受灾消息后,特从大连奔赴灾区,作为一名抗洪志愿者参与此次救援。
(第一排右二刘恋)
7月26日乘坐大巴车到达新乡和平路小学西校区,并在当日晚上参与搬运物资;7月27日加入了科技园搬运物资的队伍,且在当晚连夜前往新乡辉县辅助修复文物;7月29日晚回到新乡后,继续在人民路小学帮助搬运物资;7月31日在新乡第十六中学帮助理发。
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是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共收集、收藏有一万二千多件抗战实物。此次暴雨淹没了展架上的藏书与资料,上万件文物资料需要抢救,对于受灾地来说,这并不是小的任务。
连轴转的工作带来的无疑是疲惫,但当刘恋看到灾区情况一点点的变好,她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在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完成文物修复工作后,刘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纪念品——来自万洪志先生亲自题字的《我家万仙山》。
志愿结束的时候,刘恋也收到了来自新乡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感谢信。从大连到新乡,总计1427.8公里,刘恋义无反顾选择了向前。当学校收集志愿者信息时,她并不愿宣扬自己的贡献,只希望默默付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平院学子去学习。
(来源:师范小微)
抗洪是不远万里,是不顾艰险,是共克时艰。抗疫也是这样,两者同为青年为人民的砥砺前行。平宝们跟小志一起来看一下平院学子是如何书写这一青春的答卷吧!
申义鑫
今年的夏天是难忘的,高考、洪水、疫情席卷而来。作为一名准大一生,我想少年当自强,我应当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通过社区通知,踊跃报名参加了防疫志愿服务,想要为社会为家人为我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主要任务是在出入口进行巡查登记、入户排查、查看行程码、记录来访情况等等,此次志愿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人间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可谓是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啊!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愿历此坎坷,山河无恙,人间皆可安!
(来源:平院艺术设计学院)
陈子恒
我所在的地区位于河南商丘市梁园区,此次疫情来势汹汹,响应市区的号召,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中州办事处帮助医护人员登记疏散群众,在社区进行出入登记卡点。
此次检测是商丘市第四次核酸检测,办事处书记对我们说年轻人的加入能够加快核酸检测百分之五十的进度,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志愿者为社会出一份力的决心。
第一天很累很累,但是看到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从早上坐到半夜时我觉得这些苦都不算什么。青春之时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把握好成长的笔尖,荡漾出不平凡的时光。
(来源:平院艺术设计学院)
李敏
从前感觉疫情很远,到自己成为一名核酸检测人员;从防护服里的汗流浃背持续进行核酸检测,到脱下防护服收到来自各界人士的爱心的感动,让少年心里的暖流如海浪般冲击心灵的彼岸。
(来源:平顶山学院医学院)
面对疫情,平院学子主动请缨,为家乡和百姓的平安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令小志感慨不已的是咱平院的21级学子也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去,谱写青春华章,小志十分期待在开学返校的第一天见到你们哦!
了解了志愿者们的故事
小志对抗洪抗疫志愿者的
敬意油然而生
志愿行动不分大小
奉献无论高低
纸上得来终觉浅
觉知此事要躬行
让我们
一起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吧
本期编辑:李鑫怡
图片来源:关启澳 刘恋 申义鑫 陈子恒 李敏
审核:罗娅 陈龙飞
监制:宋庆垚
指导老师:蔡溪溪
转发编辑:李宛哲
转发来源:平顶山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