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官方电台】归来

商丘学院,艺考

商丘学院

2021-8-28 16:36:15 文/杨智渊 图/冯婉如

关注

商丘学院

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严歌苓的一本书,关于严歌苓大家都不陌生吧,她的金陵十三钗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次的作品也是由张艺谋导演改编,由陈道明 巩俐主演,说到这里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吧!对没错就是《归来》,原著小说名字叫做《陆犯焉识》。

商丘学院

严歌苓在这本书里写了不少东西。解放后政治色彩最浓厚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人吃人的六十年代西北监狱生活,一个二十世纪知识分子在政治风波下的曲折命运,一段二十多年等待归来的旷世奇缘。以陆焉识的命运和婉瑜的等待为两条线索,用一块欧米茄做穿插,写出一个家庭的百年兴衰,影射出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时代的巨大变迁。

商丘学院

有人说这本书最令人感动也最点睛的是焉识和婉瑜的爱情,生死离别,旷世之恋。我觉得比爱情更为深远的,是焉识对自由的追求。正如裴多菲的诗歌里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本书的名字叫陆犯焉识,字面上看是名叫陆焉识的犯人,讲的是焉识因无期被困在西北荒原上的二十年时光。实际上焉识一生都在囚牢中,也一生都在追求和抗争所谓的自由。从听从继母的安排娶婉瑜始,至和大卫韦的党派和政治文化上的斗争,二十年无期时逃亡,出狱后受到儿女的排挤和冷眼相待。正如有人说,他一生都是“犯”,始终在不同的“囚”,从未真正自由。他年轻时的谦谦君子式的温和和年老时的忍受,都是为了避免矛盾冲突的发生。矛盾和冲突让焉识觉得不自在,被束缚,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下,他选择了这种压抑的生活方式。也正因此,成为了恩娘口中“无用的人”。那对于焉识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什么是自由?焉识等待了二十年,也准备了二十年,从西北一路回到上海,最终完成要留下的给婉瑜的书信后,反而归去西北的荒原。给他启示的,是邓指的小儿子,那个邓指精心培养,就为了让他走出西北的大漠,他却最终回到了农村,选择和他爸爸一样的生活。于是焉识最终也走了,带着婉瑜的骨灰。过去的二十年,西北虽然束缚住了焉识的人,却给了焉识一生中思想最自由的时光,让他可以在茫茫牢狱中废寝忘食地盲写下数万字甚至数十万字的手稿。现在西北不再束缚焉识的身体,也不再束缚他和婉瑜的爱情,归来兮,不妨归去。

商丘学院

更进一步讲,我认为焉识对自由的追寻,其实是对自我的探寻。二十世纪独特的年代背景,封建社会结束的思想解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以焉识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经历重大时代变迁时如何做出自己的抉择,在这样的时代中,焉识真正在追求的是什么?焉识恐怕也不清楚,正如他的名字,焉识,焉能识得?也正如恩娘说焉识是一个无用的人,焉识一生都困于对这个命题的思考中,他真的是一个无用的人吗,他的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在何处。他一直以为是恩娘,婉瑜,大卫韦,监狱束缚了他,只要他获得自由,他就可以拥有他期待的东西。于是他去留洋,将情感寄托在望达和念痕身上,和大卫韦对抗,从监狱逃脱,最终他又都回归了,因为他发现,他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归宿。最后焉识带着婉瑜的骨灰回去了西北,他是找到归宿了吗?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西北那个地方,总算让焉识从一个不普通的人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人,让公子焉识更加接近了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

商丘学院

最后我想说,根据《陆犯焉识》改编电影《归来》重点没有放在时代的混乱,而是更加关注时代下人物个人的情感和命运,让人看完不是去批判那个时代的是非对错,而是去关注父辈的情感,不管哪个年代,儿女对自己父母的了解确实太少了,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多了解自己的父辈,去展念,回顾 ,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冲破束缚的枷锁!

官方电台投稿QQ:1153558031

商丘学院

主播:王永斌

文字:原创

剪辑:简曼

排版:简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包昕悦

欢迎投稿

欢迎提供文字、图片、视频、创意作品等

投稿地址:微信公众后台留言

Welcome To ShangqiuCollege

往期精彩回顾

校训:弘德明志 知行合一

校风:敬业爱校求是创新

教风:修身立德乐教爱生

学风:勤奋博学慎思致用

—hnsqxy —

弘德明志 知行合一

↓↓↓ 三连一下,天天好心情。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商丘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商丘学院-【商丘学院官方电台】归来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