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开学第一课 | 9位基层党总支书记这样说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艺考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2021-8-28 16:36:10 文/邱萍 图/董翔宇

关注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一场洪水,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一堂大课。“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如何发挥宣传作用,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我校这几位党总支书记和副书记们怎么说——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01

临床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临床学院党总支书记 许红芝

2021夏季的新乡,经历了一段极其艰难的日子。先是数日暴雨成灾,市区农田顿成汪洋;洪水尚未平息,穷凶极恶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又开始四处侵袭。危难时刻,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全学院的师生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投身于抗疫救灾的工作中,用逆行与担当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面对暑假与汛期重叠、洪灾与疫情叠加的严峻形势,临床学院党总支把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全力以赴投身于防汛抗疫的工作中,用“最美逆行”生动诠释使命担当。汛情危急时刻,新乡校区综合办与临床学院第一时间成立“防汛救灾党员突击队”,面对危险,冲锋在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为新乡校区防汛装沙袋,为支援官兵送物质,为志愿英雄整理宿舍。新乡校区综合办副主任杜留全连续多日昼夜不眠,双眼通红,嘴唇干裂,心里只记挂着整个校区的安全,近在咫尺的家门却未曾踏入一步,说到家里的老人孩子哽噎无语泪流满面;党员教师朱光举从杭州学习归来顾不上回家直接到新乡校区,一直值班到深夜凌晨;为防止德尔塔扩散,临床学院无论党员和群众,全体教师老师投入核酸检测工作,担当志愿者,酷暑高温,穿上那厚厚的防护服,一干就是一天,汗水浸透了衣衫,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路臣桂把棉签当棒棒糖哄小朋友,王淑贤面对烦躁的老人柔声细语安抚。在战疫抗涝的关键时候,三全人以实际行动分担政府压力、服务社会地方、展现临床担当。真正做到了护得起自家校园,扛得起社会责任,展示出了“硬核”力量。

现在,抗灾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学校也开学在即。临床学院党总支结合自身实际,以“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切实上好“开学第一课”,推动思政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引导大学生赓续精神血脉,筑牢青春信仰,“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将防汛救灾、防疫抗疫中的感人故事融入专业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讲好抗疫期间英勇的中国故事,真正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02

药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药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印省

2021年7月19日开始,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侵袭河南部分地区,倾盆而泻暴雨致使郑州、新乡、卫辉、鹤壁等地市出现严重城市内涝,手机朋友圈和微信群中由原来的调侃逐渐变得紧张和凝重起来,随着暴雨不断加强,一时间郑州告急!新乡告急!卫辉告急!鹤壁告急!这严重影响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也严重威胁了广大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时刻,冲在队伍最前面往往是一面面鲜艳的党旗,这些大多都是当地基层党组织成立和组织的党员先锋队。这次暴雨也给我校带来严重内涝,在我校党委组织下,我校及时成立“党员突击队”。7月24日,学校党委办公室一声号召“请在老校区附近的党员突击队成员速到老校区集合参加抢险!”,顷刻间,各个单位所属党员突击队队员立刻动身出发,他们当中有些人丢下正在蹒跚学步的幼儿,有些人舍弃新婚燕尔的妻子,他们趟着齐腰深的积水,举步维艰地赶到学校。在老校区,一个个“突击队”队员干的热火朝天,装沙袋、扛沙袋、码沙袋,任凭汗水湿透衣衫。大家此时有个共同信念,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宗旨。

进入到8月份,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危急时刻,我们许许多多党员刚从抗洪抢险一线回来没多久就又投入“抗疫”工作当中去了。我校组织部分同志组成“核酸检测志愿者”,炎炎烈日下志愿者身着厚厚的防护服,长达十几个小时高风险高强度工作,让很多志愿者疲惫不堪,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

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在这段特殊时期内,我要督促我总支全体教职工要潜心教书育人,要将专业课程与发生在身边感人的“抗洪案例”“抗疫案例”,引导广大学生要“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让党旗在学生心中飘扬!

03

外语系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 赵元雪

“7月我是搬运工,8月我是核酸检测员。”我系大英二教研室主任董卫国老师在准备“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材料时这样总结自己的暑期工作。今年的暑期,外语系大部分老师又多了一个身份----志愿者,他们像董老师一样或者是抗洪抢险员,或者又在疫情防控一线。

7月20日,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雨席卷了河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郑州、新乡等地,受灾尤其严重。新乡市内涝严重,我校两个校区积水严重,抗洪抢险任务艰巨。我和外语系教师王宝贵,董卫国,郝诗亮,张亚伟主动加入新乡校区抗洪抢险突击队,马忠诚加入平原校区抗洪抢险突击队,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20日下午,王宝贵淌着齐腰深的水来到新乡校区搬沙袋构筑防洪堤,24下午他看到朋友圈有人发新中大道与荣校路交叉口需要志愿者筑防洪堤,他奋斗了两个多小时,为防洪堤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之后他连续三天参加了德馨书院,崇德书院的抢险工作,确保学生的个人财产不受损失。

7月28日,我和王宝贵老师加入了我校教师自愿组成的救灾小分队,支援新乡灾后重建,畅通捐赠“最后一公里”。为了让贵州来的司机尽快返程,将四车共52吨的蔬菜尽快卸货,当起了搬运工,卸车工。29日,李雪峰,张松竹,郝诗亮几位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来到新乡校区整理学生宿舍,床铺,为灾后安置点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洪水刚过,疫情又来,7月31日,郑州出现新冠疫情,新乡毗邻郑州市,两地人员交流来往密集,新乡疫情防控形式严峻,平原新区尤其是重中之重。我和董卫国两位老师报名核算检测志愿者,参加支援平原示范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8月8日董卫国在凤湖梧桐湾社区工作8个小时,完成1500余份取样工作。我系教师温弘,胡桦,单翔燕等12名老师主动参加新乡校区疫情防控卡点工作。

一场洪水,一场疫情,两次大考,外语系老师们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因为身体力行,作为教育者他们将会创造性运用好抗洪救灾、疫情防控这些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04

体育部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体育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蒋广涛

2021年的河南夏天是艰难的。雨水导致肆虐洪灾,德尔塔病毒疯狂传播,我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自然带来的灾难。

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必须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生命来之不易,不可重来,珍惜自己亦应珍惜他人。抗击洪水和疫情这两场战役中每一个人都应为生命而战。英勇无畏的人民警察向死而生的白衣战士,舍命舍家的志愿者,等等,等等,他们是在用生命生命保卫他人生命,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无限的奉献。活生生的教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理由退缩,犹豫。在灾情疫情面前,我们一起战斗,共同承担。尤其在全民抗“疫”的这场持久战中,在教学条件变化中,在交流空间变化中,把我们应该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坚韧不拔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的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这也应该就是我们教育的本质和追求。

把抗洪救灾当教材,以抗击疫情为契机,扎实有效开展教育活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奋斗意识和家国情怀,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为实现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05

仁智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仁智书院党总支书记 马苏娟

2021年,疫情和灾难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是一本意义深远的特殊教材,是一个震撼心灵的思政课堂,更是青年学子一次破茧成蝶的逆风成长,我们正在走过一个坚定崭新的2021。

作为一名党总支书记,要从书院全局工作出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时部署开展对全体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抓好思政课堂、讲好抗疫故事、选树先进典型,创新载体形式,引导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激发师生的责任担当,构建青年学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青年学子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从思想上对全体师生进行一场洗礼,指导我们开展行之有效的抗击疫情和灾后重建的实际行动,书院也涌现出了一批像贾宜煊一样能在遇到当地志愿者突发伤情病情状况时挺身而出的优秀学子。

在洪灾和疫情面前,更要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书院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助力灾后重建以及抗击疫情的工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细化每一项灾后重建的工作任务、预防疫情的工作清单和自我防护的安全教育等,及时准确汇总落实每一项信息,还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给受灾师生和疫情隔离师生送上感情上的支持与慰藉,让师生感受到我们时刻都在一起,共克时艰。

疫情与灾难交织,悲痛与感动同在,我们要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中埋下一颗向真向善的种子,绽放一朵理想信念的蓓蕾,让党员能成为一面旗帜,让青年学子能有一份担当,真正做到与祖国共成长。

06

智行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智行书院党总支书记 刘凯

2021年,洪灾、疫情在带给我们严重冲击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残酷的一课。经历灾难是大学生最好的学习机会、成长机遇,也是一次全方位的“大考”。作为学生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拿出最强的气势和最好的状态,积极作为,聚焦榜样,引领学生在“涝疫结核”中坚定信仰,锤练意志,实现育人有力度,有温度,用实际行动做学生坚强后盾,守好抗灾防疫的“责任田”。

一、闻令而动,周密部署。在汛情和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书院紧急召开部署会议,对灾情提前研判,构建网格化信息沟通机制,加强舆论引导。书院辅导员24小时待命,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灾情相关规定;通过书院官微,学生QQ群、微信群,家长群等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灾情疫情信息、动态和自救防护知识,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自救能力。

二、榜样力量,“青春堤坝”。在抗洪一线、抗疫一线,智行学子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历练了担当,收获了成长,筑牢了“青春堤坝”。两次灾难面前,共有120余名智行学子担当一线优秀志愿者,书院官微及时报道榜样事迹,引导学生在灾难中学习成长、汲取力量。他们当中有人倾囊相助,爱心捐赠;有人担当核酸监测工作者,坚守一线;有人结合所学专业医学知识,为抗洪志愿者保驾护航。关键时刻,他们能豁得出去,不怕苦不怕累,用实际行动兑现着青春誓言。

三、爱心相伴,守望相助。大雨滂沱时,辅导员及时排查书院学生宿舍漏水情况,并及时疏通、排泄楼内、楼顶积水,24小时看守“智行之家”,确保书院学生和宿舍安全。辅导员第一时间联系学生,摸清情况、传递关怀,既有“点对面”信息及时传送,又有“一对一”沟通疏导,还有“点对点”困难学生摸排、关怀,共建学生抗灾战役的决心和勇气。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我们将时刻绷紧防汛抗疫这根弦,进一步落实落细学校防控要求,把“涝疫危机”化为“教育契机”,持续用好“灾难教材”,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让爱国主义成为校园主旋律、时代最强音。

07

精诚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精诚书院党总支书记 张新

近期,灾情未去,疫情突袭,面对双重防控挑战,我书院召开紧急在线会议,快速激活防控机制,紧盯形势,随时掌握书院师生安全动态。在筑牢灾情、疫情防控安全墙的同时,我们积极做到:

一、淬炼“灾难教材”,筑牢信仰基石。新学期开学之际,将结合《思想修养与法治基础》、《大学生公民人生教育》等理论课,围绕“抗灾事迹”、“战疫教材”,将理想信念、生命意识、科学素养、社会责任、公共安全等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同时,开展第二届《“把灾难当教材”,我与祖国共成长》实践课,把感人肺腑的战疫故事、抗灾精神打造成有时事温度、理论效度和价值深度的“思政大课”,激发学生永怀爱国情、坚定报国志、实践强国行。

二、聚焦“典型事迹”,培育时代新人。深入挖掘抗灾、战疫育人元素,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颂扬那些危急时刻能够站得出、冲得上、勇担当的最美“勇士”,推出《同心抗疫,青春在行动》等专栏,树正舆论风向标,让“战疫教材”成为“教化育人”的有效载体,打通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让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成为书院育人的主旋律、最强音!

三、创新“党史学习”,彰显红色担当。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学党史、办实事,就是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创新党史学习,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书院师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书院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

08

德馨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德馨书院党总支副书记 平丹丹

闻“汛”而动,抗疫而行,最近一个时期,我省不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更是遭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弹危机。“涝疫”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感天动地、震惊世人的凝聚力共同面对这场浩劫,每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秒感人的瞬间,无不迸发出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支撑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灾难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青年成长的营养剂,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这场“涝疫”灾难即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材,更是一堂感人至深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挖掘好抗击疫情、抗洪救灾中的思政元素,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用好榜样引导,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榜样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次,要身体力行的讲好抗击疫情、抗洪救灾中的思政教材,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鲜活性。把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的鲜活案例及时进教案进课堂,把灾难当教材,向学生们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在战役、抗洪过程中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战役精神、抗洪精神,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一个个的动人故事化为鲜活的教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最后,要汲取好抗击疫情、抗洪救灾中的思政力量,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抗洪事迹和战役事迹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学生与祖国共成长、共命运的意志和决心,引导学生自觉扛起青年学生的担当责任,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新时代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09

崇德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崇德书院党总支副书记 杨翠萍

2021年夏天,河南遭遇灾情、疫情的双重考验。在这场大考中,三全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担当、向险而行的青年师生。如泡在污水中动员30余人转移的唐华老师;积极参加抗洪救灾、勇于救人、疫情当前一马当先做志愿者的苑鑫鹏、韩含、程琦等青年学子,均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彰显了人生价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把盐,把防汛救灾、抗疫战场变为现实课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以及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我认为,首先是要选树典型,注重选取身边的救灾、抗疫素材。用生动、深入、具体的宣传报道,把志愿服务在救灾、抗疫一线师生的先进事迹第一时间呈现给全体教职生,通过身边的感人事迹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能量。其次是结合社会热点,通过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等热点事件,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深刻感受党的领导力量,以及抗洪抢险与抗击疫情中共产党员敢为人先、无畏无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再次是融合专业素养,将“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道理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全身心发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往期精彩回顾

“全”世界向你发来邀请函最新,邀你共赏“全”色彩~

烈日下的坚持,暴雨中的坚守——记总务部

本科录取通知书已发出,请注意查收

事关开学!

抗疫故事:记录他们的一天

河南省教育厅官微三次点赞我校师生!

审核 | 王德胜

编辑 | 高晗

文字 | 各院系 书院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上好开学第一课 | 9位基层党总支书记这样说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