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用党史,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特推出党史学习系列专题,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今天推出第十四期,红军长征。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让我们一同回顾中国共产党党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吧!
第十四期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 8.6 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从1935 年1月末到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3 月下旬,南渡乌江,佯攻贵阳。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前来增援。滇军一被调出,红军立刻大踏步奔袭云南,兵锋直逼昆明。云南当局急调兵力固守昆明,削弱了金沙江防务。红军又突然掉头向北,于 5 月上旬渡过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进入大凉山彝族聚居区时,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赶到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渡口。安顺场一带水急山陡,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未成而最后覆灭的地方。红军一部分由17勇士领头,强渡成功。但大部队仍不可能在这里迅速过河。大部队乘敌军没有来得及破坏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前,以两天时间赶完340里行程,直取泸定桥。以22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军密集火,攀缘桥上铁索,冲过泸定桥,中央红军胜利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横渡铁索桥
过河后,中央红军又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夹金山。这座山位于懋功(今小金)以南,海拔4000多米,一上一下要走70里路,高山缺氧,许多红军战士牺牲在征途上。
中央红军在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为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6月,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红军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不久,张国焘却又提出南下四川、西康的方针,给两军会师后的前景蒙上阴影。
8月初,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8月21日,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穿越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
△红军胜利会师
10月19日,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 11 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毛泽东写下了《七律·长征》,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将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往期精彩回顾
▼
直击现场!我校开启全员核酸检测
@三全新同学,你有一份录取通知书待查收(第一批)!
主动请缨,向险而行——我校退伍大学生在抗洪救灾中展现青春力量
最新部署!河南抗疫“十三条”
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审核 | 王德胜
编辑 | 王璐瑶
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院 央广网 党建网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