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磨砺话成长”思政“微”课堂||书记们这样说!②

许昌学院,艺考

许昌学院

2021-8-25 15:01:05 文/毛晓莉 图/杜雨婷

关注

今夏我省连续遭遇暴雨、疫情

大战大考之下

我们再次感受到——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伟力

“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

这是

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

一本鲜活生动的德育教材

即日起,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围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开设“灾难磨砺话成长”思政“微”课堂,邀请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学生代表等,从不同层面与广大师生隔空互动,对话成长,从这场灾难危机中汲取奋进力量。

首先,我们来听听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们如何上好这堂思政课!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王国志

许昌学院

7月以来,河南连续遭遇暴雨、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复杂。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师生思想引领。

用工作落实践行使命担当。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重要任务,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严从细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工作重点突出、责任落实到人、贯彻执行有效,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以实际行动引领教育师生。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疫情防治知识,教育师生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凝聚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以实际行动发挥引领教育作用,增强师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将优秀资源融入育人体系。把我省减灾抗疫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融入课程,转化为教学实践,讲好救灾防疫思政大课。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充分发掘素材,选树优秀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充实“开学第一课”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将优秀资源融入思政育人体系,用先进事迹激励青年担当时代责任。

法学院党委书记孟凡根

许昌学院

7月以来,河南连续遭遇暴雨、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复杂。法学院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使命,在防汛抗疫的“大战大考”中,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将“灾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

坚持组织动员和思想引领,引导师生积极参与防汛抗疫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任课教师参与线上培训和科研学术交流,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深化课程思政元素,把近期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开展线上青春战“疫”故事分享会,通过志愿者的分享带领法学院全体同学感受中国力量,领会中国精神;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线上防疫普法活动和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增强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树牢法治意识。

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大考中,法学院党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有效地引导了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商学院党委书记翟广辉

许昌学院

汛情与疫情共“舞”,让本该光芒四射的暑期被“阴霾”笼罩。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汛情疫情双重考验下,深化“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成效,充分挖掘灾后重建、疫情防控中蕴藏着的精神力量,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辟思政教育的新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一是用好“微”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的要求和安排,宣传防疫知识、推送疫情最新情况,弘扬和传播“疫”线逆行者感人事迹,引导师生根植担当奉献精神,增强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做好“云”健康,强化“屏对屏”互动。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联系优势,做到风险地区师生“每日一问”,建立健全师生健康情况台账,确保快、准、稳的掌握师生动态,让家庭吃下定心丸,给社会注入镇定剂。

三是办好“云”活动,坚定理想信念。运用网络平台,把“宅”在家中的学生“连”起来,采取领学、讨论、案例等模式,讲好抗击疫情中的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韦薇

许昌学院

当前全省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这既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堂正在进行中的思政大课,我们要主动作为,讲好这场大思政课。

一是要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清楚中国制度的优势是如何体现和转化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如何践行的,引导干部师生坚定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要结合全省各条战线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选树好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打造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并贯穿到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为秋季开学做好充足准备。

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和对身处灾区、疫区师生的救助工作,用生动实践深化主题教育。

数理学院党委书记牛裕琪

许昌学院

7月下旬以来,河南先遭暴雨,后遇疫情。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数理学院积极应对,做好抗疫和灾后重建工作,持续深化“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及时宣传,加强教育,确保实效。通过电话一对一、微信群、QQ群等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教育、防汛救灾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榜样教育、安全教育等,第一时间推送相关文章,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

二是及时摸排,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督促师生认真遵守上级和学校的防控工作要求,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将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师生,落实每日报行程及健康码制度,准确、如实上报各种信息。做到非必要不流动、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外出。

三是示范引领,志愿服务,人文关怀。数理学院4名教工王惠婷、史艳华、李彬、王会超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辛劳工作,展现我院务实重干的优良作风。对受暴雨影响、家庭损失严重的3名河南籍学生,我院及时关注,纾解焦虑情绪,及时做好灾情困难补助工作。

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高凯

许昌学院

伟大抗疫实践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要聚焦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充分挖掘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积极将抗疫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用伟大的抗疫精神铸魂育人。

要把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将抗疫精神渗透到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不同课程体系中,发挥各自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本理念、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和求知精神,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育人价值。

要把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用好人文景观、文化活动、网络媒体等平台载体,营造学习弘扬抗疫精神的浓厚氛围,让抗疫精神在学生思想中落地生根。

要将抗疫精神融入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强本领、长才干,真正使抗疫精神教育取得实效。

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 许志红

许昌学院

在我省接连爆发城市内涝和疫情反弹之际,我们坚持灾难面前“思想教育不断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把“盐”溶解到防汛抗疫全过程,以“云思政”为抓手,多举措并行,积极做好疫情下学生思政工作。

一是召开“云”主题班会。要求辅导员结合当前汛情、疫情形势,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转变、学风建设,引导广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现阶段的困难。

二是开展榜样展播。依托学院公众号“许院化材说”,广泛征集学生志愿者先进事迹,及时更新转发官方最新动态,做好科学防汛抗疫宣传。

三是深入学生谈心谈话。主动了解学生在灾难面前的思想、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坚定信念,消除思想障碍。

四是发挥学生骨干作用。以学生会、青马班、学生党员为“火车头”,在学生中开展防汛抗疫主题宣讲,发挥“朋辈效应”,示范带动更多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我们将继续把防汛抗疫作为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伟大实践和生动教材,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力争将熠熠生辉的民族底色彰显在漫漫征程中。

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高均昭

许昌学院

疾风知劲草,岁寒显松柏。面对新冠疫情反扑和汛情袭扰,城市与环境学院充分转化百年党史学习动力,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防汛抗灾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印证入党誓言誓言,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在防汛抗疫这场“时间与速度”的赛跑中,党员同志们以使命在肩、冲锋在前的姿态,进行入户登记服务、宣传防疫知识、参与防汛抗洪、汛情排查服务等工作,用最实际的行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红色堡垒”。90后的教工党员、00后的学生党员是其中的活跃分子,凸显了我党后继有人、风华正茂。

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

历史重任交付于我们

我们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与国家共患难

与人民共担当

为国家、为人民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阅读

1.“灾难磨砺话成长”思政“微”课堂||书记们这样说!①

许院官微 · 新媒体运营中心出品

编辑:林庆余

审核:王曦 卢桂杰 谷兴科

责编:李铮

编审:钟伟平

新浪微博:@许昌学院

微信公众号:XCU1942

QQ校园号:XCU1942

官方抖音号:xcu1942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许昌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许昌学院-“灾难磨砺话成长”思政“微”课堂||书记们这样说!②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