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灾情
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
是一本鲜活的德育教材
聆听书记们的寄语
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
01
文学院
文学院党委书记 段勃
天变不足畏,灾难是磨刀石。这次河南暴发洪水,我们学校也经历了严重的水害,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身体力行、冲在防洪一线的同学们,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抗洪事业做出贡献,这让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我们师大学子的责任和担当,也让我感受到了青春之力、奉献之美。
同学们,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虽然洪水已经退去,但是我们成长的脚步永不止歇,我们要从灾难中学习,在苦难中总结,要进一步把“爱国心、报国志、强国行”结合起来,将个人成长与祖国繁荣紧密联系,让我们在困难磨练中绽放自我、砥砺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创造奇迹,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02
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党委书记 陈勇
多难兴邦,玉汝于成。7月下旬至今,来不及从洪涝灾害中走出,疫情防控又异常吃紧。灾难面前,我们有过焦急与惶恐,但更多的感受是温暖和力量。
要爱党爱国,坚定必胜信心。事实证明,越是在艰险危难之时,越是能感知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力量;越是在无情的灾难面前,越是能感受“中国”二字的温暖与美好。
要勇于担当,积极传播正能量。作为大学生,应当明辨是非,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少些抱怨,主动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为战胜灾难贡献青春力量。
要知恩感恩,励志成长成才。从汛情到疫情,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守护着校园的安宁、关爱着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我们应心存感恩,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努力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
03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李峰
同学们:2021年,疫情、洪灾不期而至,危难当头,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安危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定细致周密的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在此过程中,无数的党员和先进分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积极投身到防疫、抗洪工作之中,书写出了一幕幕动人的篇章。当前是疫情防控、灾后重建的关键期,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打赢这两场硬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学们要把灾难当教材,认真学习防疫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自觉砥砺自己的情操,与祖国共成长!
04
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党委书记 冯峰
2021年很不寻常,不期而至的洪水和病毒,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和梦想。
面对洪水,我们发现,平常日子里,那些擦肩而过的路人,竟然都是危难时可以生死相托的臂膀,洪水肆虐的绝望,被舍命相追的人死死拉住,给予重生的希望。面对疫情,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在命运共同体里为战胜灾难相助守望,汹涌而至的病毒,被可歌可泣的英雄阻挡,为抗疫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面临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的双重考验,希望大家顾大局,识大体,重建家园,主动肩负起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疫,时刻准备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风雨同舟,迎难而上,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奋战在抗灾抗疫的路上。
05
法学院
法学院党委书记 张壬
面临突如其来的汛情和卷土重来的疫情,面对接踵而至的重重挑战,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成千上万师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召之即来的教师突击队员,有挥汗如雨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有来自四面八方校友和社会的援助!装运沙袋、转移学生、抽排积水、装卸物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党旗在师大高高飘扬,成功应对汛情的挑战,我们美丽的校园已渐如往昔,让我们倍加珍惜校园的一草一木!我们第一时间严控更加凶猛的疫情,着手做好迎接开学前的准备,我们一定能在战胜疫情中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百年师大同行,见证师大风雨,我骄傲我是师大人!师大加油!河南加油!中国加油!
06
社会事业学院
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 瞿洪明
千年一遇,卫水之殇;
抗洪堤前,党旗飞扬。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
鱼水深情,暖煦新乡。
洪水方去,疫情紧张;
褪去雨披,再赴战场。
党员干部,逆行担当;
灾难面前,人民至上!
比沙堤更坚固的是
党员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心!
比疫苗更有效的是
众志成城下所展示的中国力量!
这一切,皆因我们拥有一个坚强的政府!伟大的党!
07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马二杰
在今夏这场汛情与疫情的双重挑战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一个个身边人、一件件身边事生动鲜活地展现出来,我们深刻体会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深厚情谊,亲眼目睹了奉献互助的志愿热潮,共同见证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切实增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自觉。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危机孕育生机,考验带来成长。师大学子危难关头显担当,果敢坚毅冲在前,经受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希望同学们从汛情、疫情思政大课中汲取更多深厚的精神滋养,胸怀为民服务的赤子心,锻铸为民尽责的宽肩膀,凝聚起不畏风雨的磅礴力量,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08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王允
一场灾难,一次考验,一堂大课。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炼成钢,在磨难中成长,在逆境中奋起。作为师大学子,应该永远记住2021年的抗洪和抗疫,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是厚植爱国情怀。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是无数幸福小家的坚强保障,越是这样的危难时刻,越是要感知来自国家的、民族的力量。
二是增长知识才干。要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增长知识,优良的学业只有通过刻苦拼搏才能获得;要在不断探索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只有走进基层,走进一线,用心去感悟,去收获,去成长,才能在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
三是锤炼硬核担当。抗洪抗疫中,新时代师大学子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充分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要争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青年,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自己的光芒。
09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 侯帅
2021年的暑假对于河南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让郑州、新乡等地深受其害,当灾后重建正在进行中,新冠变异“德尔塔”病毒又席卷而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抗洪和防疫大考,无数党员、解放军战士、医务工作者、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战斗在抗洪、防疫第一线。在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看到了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看到了舍家为国的“最美逆行”,看到了无私奉献的感人瞬间。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用实际行动,让成长的足迹在灾难的磨练中与祖国一同成长,砥砺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10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孙红艳
用艺术创作来表现历史画卷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真正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充分挖掘“抗洪”“战疫”中的育人元素,引领师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写照时代,真正展示出我们身边最美的人物、最动人的故事、最壮丽的场景,以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关切创作出充满美好希望和温暖力量的优秀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引领师生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提升大众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和道德境界;引领师生持续用优秀的作品凝聚中华民族时代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价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书写更加波澜壮阔更加美好的新画卷!
11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田小勇
今年7月以来,河南省汛情疫情叠加。防汛、防疫双重斗争考验面前,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国际教育学院党员干部和在校师生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越是艰险越向前,闻“汛”而动、“豫”难而上,团结一致、竭尽所能,奋勇争先、连续作战,让防汛防疫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有的老师冒着大雨、涉险趟过齐腰深的积水赶到学校加入抢险突击队,有的老师及时为学生发送防汛要领、送来吃的喝的,有的老师往返数次安全护送同学们到西校区;汛情疫情就是命令,示范榜样就是力量,同学们纷纷开展帮扶互助、捐款捐物、疫情防控等工作,生动展现了国教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凝聚起听党召唤、甘于奉献的磅礴青春力量。
12
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喜平
2021年暑期极不寻常,汛情刚稳,疫情又来,师大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牧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汛抗疫壮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支战斗队,旗帜始终冲锋在前,战斗队使命担当在肩,在这场严峻的抗汛抗疫斗争中,党员群众共克时艰,乘风破浪,连续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构筑起保卫国家、守护师大的钢铁长城。一种伟大的抗汛抗疫斗争精神在师大凝聚和升华,这是打赢汛情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动力,也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现实教材,同学们,把灾难当教材,是最好的教育与成长,希望同学们在抗汛抗疫精神的感召下,牢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13
新联学院
新联学院党委书记 李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当灾难来临时,这些震撼人心的标语激发信仰信念信心,鼓舞起防汛救灾、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成为2021年夏天的最强音。在汛灾疫情双重考验下,我们看到了风雨中同舟共济的责任担当,见证了滔滔洪流中守望相助的善良底色,感受到军民同心并肩战斗的强大力量。
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充分彰显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是一本鲜活的育人教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广大青年学子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在灾难面前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练就过硬本领,激扬青春力量,主动担当作为,投身强国伟业,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4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谢友海
疫情汹汹,英雄逆行;洪水肆虐,众志成城。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有风平浪静也自然会有波涛汹涌,但我们要始终坚信“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灾难虽然带来巨大的不幸,但新时代的青年要敢于直面艰难困苦,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在灾难之中砥砺品性,锤炼坚毅刚强的意志,经千险而不屈不挠,历万难而无惧挑战;在灾难之中激发力量,坚定一往无前的信念,以青春之我担重任,以奋斗之我为人先;在灾难之中拔节生长,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受烈火方涅槃重生,阅千帆始傲视波澜。
同学少年定要厚植家国情怀,风华正茂自当奏响时代强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志学子应不负韶华而坚韧前行,英雄儿女必不负时代而再谱新篇!
人生天地间 长路有险夷
灾难面前师大人展现出
“学在师大心系国家”的精神风貌
灾后重建 全民抗疫中扛重任担使命
夺取胜利的青春正能量
把青春之花绽放在
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党史百年天天读
1921-2021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深情礼赞建党百年
细读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激荡青春力量
(点击下方文字学习百年党史)
党史百年天天读 8月20日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
往期热文↘
把灾难当教材 | 学院(部)书记寄语师大学子(一)
今天做好个人防护了吗?这套海报告诉你答案!
中国疾控中心手把手教您做好消毒!(附最新全国疫情风险地区汇总)
把灾难当教材 | 防疫之中话收获
素材来源 |校内各学院(部)供稿
编辑| 马幸允 刘怡倩
责任编辑|张梦琳 李 菲
总编审|冀虹飞 石晓倩
-微博:@河南师范大学-
-投稿邮箱:hnsdxmtxh@163.com-
从磨砺中锤炼担当!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