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特等奖花落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艺考

信阳农林学院

2021-8-18 17:45:33 文/潘娜 图/马子涵

关注

”100件宝物说百年“获奖名单公布

信阳农林学院

喜讯

在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100件宝物说百年” 活动中,我校上报的“宝物”《红军食盒》、《列宁小学课桌椅》、《红色小金柜》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我校同时荣获“100件宝物说百年” 活动优秀组织奖。

附“100件宝物说百年”活动获奖名单(部分)

信阳农林学院

《红军食盒》

特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珍藏着一个双层竹制食盒,竹编质地,纹理斑驳,制作于大别山三年游击战时期。那时,商城县金刚台上的妇女排战士用它救下了一个又一个红军伤病员,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家都亲切的称它为“红军食盒”。

1934年冬季,红25军奉命北上长征后,大别山的红旗并没有倒下,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主席高敬亭率部化整为零,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坚持了大别山区三年游击战争。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许多红军指战员负了伤,这些负伤的红军分别被排住在金刚台的十余个山洞里,这些山洞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的称为“红军洞”。而负责照顾红军伤病员的重担就落在了金刚台妇女排的女战士身上。罗从观,是当时妇女排的一名班长,她带领妇女排的队员,每天都用这个竹食盒给红军伤病员送饭。

那年冬天,金刚台地区连续下了15天大雪,大雪封了山,没有粮食,山上的妇女排只能用树皮和雪下的毛草根来充饥。红军洞里环境简陋,连个像样的医疗箱都没有。恰逢有一天,罗从观提着竹盒来给医疗队送饭,一位护理人员看见这个双层竹食盒,心下一动,便提出要借用食盒的请求。罗从观当即表示:“借个食盒算个啥,为了同志们早日康复,为了革命的胜利,就是要我的命我也愿意啊!”就这样,平时用来送饭的竹食盒又变成了红军医药箱。

岁月更迭,这个竹制的食盒静静的摆放在那里,当您走进它,仿佛走近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见证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传奇。

红/色/宝/物

信阳农林学院

《列宁小学课桌椅》

一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1930年春,鄂豫皖苏区建立后,苏区党和政府在当地创办了许多列宁小学和列宁中学,箭厂河列宁小学就是其中之一。当年,条件非常艰苦,学校负责人就组织大家自己动手制作黑板、课桌和椅子。根据地领导人也相继走进教室,为学员们讲授文化知识、传授马列主义进步思想。

箭厂河列宁小学先后培养学员500多人,很多都成长为革命骨干,也有许多开国将军曾经在列宁小学学习过。新中国成立后,列宁课桌椅成为见证当年众多革命英雄成长的珍贵文物。

红/色/宝/物

信阳农林学院

《红色小金柜》

三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该作品聚焦一个特殊的木桶。该木桶是为方便鄂豫皖苏区税务英雄们收税所设计,桶高69cm,腹围124cm,桶的顶部装着隔板和锁闩,一侧装有背带,满足了便携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本作品讲述了鄂豫皖根据地首批税收官之一的黎本清和革命先辈们的故事,讴歌了税务英雄们舍生忘死、以身护税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

红/色/宝/物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党史百年

信阳农林学院

建党100周年

岁月峥嵘 不忘初心

推荐阅读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河南省教育厅致全省师生的一封信

教育部:这三种情况,学生不能返校!

@小21们,晒合照,赢新生大礼包

出品:信阳农林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作品资料为宝藏作者提供,部分信息来源于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徐斐

责编:郑淇元

统筹:徐大伟

欢迎提供文字/摄影/视频/创意作品,投稿邮箱:xynlxmt@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校园动态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信阳农林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信阳农林学院-喜报!特等奖花落信阳农林学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