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161字47图1视频,预计阅读需10分钟
8月3日
在校师生及家属
保持1米安全距离
排成一条条队伍
等候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
准备工作中
医务人员
没有一刻休息时间
从一个战场奔赴到另一个战场
马不停蹄来到郑州科技学院
他们是人间的天使
穿一件圣洁的白衣
在无硝烟的战场上
与病魔抗争
现场工作人员
也在认真布置现场
确保核酸检测任务
能够高效 、高质量的完成
抬桌子 搬物资
粘贴序号
维持现场秩序……
尽管在夜晚
大家还是干劲十足
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检测进行中
扫码确认信息后
医务人员按照流程
开始进行核酸检测
完成在校师生及家属
第二次核酸检测之后
已是深夜
我们的医务人员与工作人员
依旧奋斗在
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
疫情现状
8月3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郑州市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郑州市7例、开封市1例、驻马店市1例)。
郑州扩大封控区
区内全体人员“只进不出、严禁聚集”
河南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4日发布通告,决定进一步调整封控区。
二七区人和路街道、嵩山路街道、淮河路街道、建中街街道、福华街街道、蜜蜂张街道、大学路街道、五里堡街道、一马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德化街街道、铭功路街道等12个街道内的居民小区为封控区,以及11号通告划定的“嵩山路以东、紫荆山路以西、陇海路以南、环翠路以北区域”内隶属管城回族区内的居民小区为封控区。封控区内全体人员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封控的第1、4、7天分别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中高风险地区内全体人员实行“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
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的城市公交线路,实行跳站运营;出租汽车(包括网约车)暂停跨城业务,在郑州市绕城高速以内(含新郑机场)运营,不得在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运营。
封控区内的医疗机构落实预约就诊、进院扫码、测温、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工作人员除外)措施。
暂停封控区经营性场所和棋牌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药店、超市、便利店可正常营业,封控区实行“一户一天一人一次”外出采购生活必需品。
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用吗?
“有效,非常安全。”
7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出席一峰会活动时明确回答。他指出,我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为此,他特别呼吁大家要重视疫苗接种。
钟南山院士 受访单位供图
7月27日,南京市通报引起南京疫情的毒株是德尔塔毒株。德尔塔毒株已经成为世界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变异株。
“在广州第一次遭遇德尔塔毒株时,刚开始我们还是采取过去的办法,但不灵验了。我们发现新的病人要隔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病毒速度。当时我心里也十分着急。”钟南山回忆道。
短短十来天,南京疫情已波及至15省份20多个城市。8月1日,我国本土病例新增55例。本轮疫情中的湖南张家界“魅力湘西”演出、常德的“穿紫河三号游船” 正在成为新的传播交叉聚集地点。
“这说明密闭环境是新冠病毒传播极为重要的窗口。像飞机、火车、地铁此类密闭空间中,因为空气净化不够,容易存在空气交叉感染。”钟南山指出,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钟南山院士作报告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为何德尔塔毒株传播如此快速?“德尔塔变异株在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比普通株高100倍,传播力更强;在身体内的潜伏期较短,只有1-3天就发病;在体内转阴的时间也较长,长达13-15天,远长于普通株的7-9天。”钟南山指出,正因为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增强了。如广州疫情10天内产生5代传播。
“南京疫情与引发广州‘5.21’疫情病毒毒株的载毒量、传染性、隐蔽性等方面近似,轻症患者居多。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附近社区集中暴发疫情,感染人群职业较为集中。南京市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控措施,我认为南京疫情整体可控。”钟南山说。
南京本轮疫情中最早的感染者,大部分接种过疫苗。那当前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究竟有没有保护作用?疫苗打还是不打呢?“有效,非常安全。”钟南山坚定地说,他用了一组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来说明。
据他介绍,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研究初步统计显示,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100%,对中度、轻度、无症状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6.9%、67.2%、63.2%。相关的研究成果后续将发表。
面对依然很严峻的全球疫情防控,我们需要做什么呢?“不能放松,要时刻关注社区的防控措施和建立群体免疫。”钟南山强调,在人多、通气差的密集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
在钟南山看来,自然免疫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需要2年至3年的全球协作。目前我国打疫苗的数量是最多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每100人中打疫苗的比例不高。在中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钟南山认为,接下来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以及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众志成城 携手抗疫 !
请大家做好防护
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相信我们一定可以
早日战胜疫情!
部分来源|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本期视频| 李新豪
本期图片| 李新豪 孙旭
本期编辑| 尹闫珅
责任编辑|张毅飞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
-全媒体中心出品-
投稿合作:zzkjxyxwzx@163.com
有缘相聚不负遇见
点亮“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