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93字30图,预计阅读需10分钟)
迅速转移病人
7月20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袭击。
7月26日上午10:30,由于卫辉市积水水位不断升高,我校第一附属医院中心配电室出现积水倒灌,导致核心医疗区停电。患者至上,生命至上。因暂时无法恢复正常供电,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做出一个艰难而果断的选择——迅速转移全部病人。
在得知险情后,我校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在省卫健委、新乡市卫健委的协调下,解放军某部紧急出动100名官兵、60艘冲锋舟前来驰援,与此同时,新乡也出动公安特警120名前来参与救援。此外,还有来自消防等部门以及全国各地的多支救援队。
7月26日15:30,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开始转移病人,截至7月27日凌晨2时,共安全转移住院患者2622名,其中危重症患者110人,同时还安全转移病人家属5000名左右、周围群众2000余人,此外还有269名本科学生、1100余名规培生。
成立紧急医学救援队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被迫停诊,病人暂时清零,但一附院人对生命的护佑从未停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不仅扎根在我们心中,更体现在行动上。
7月24日,在卫辉市遭受灾情的第一时间,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即成立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卫辉市7个安置点为38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医疗保障!救援队在各安置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服务:疾病诊疗、健康宣教、清洁环境、搬运物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服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受灾群众的高度赞扬!
7月29日凌晨,接到临时组建我校受灾群众安置点医疗保障组任务,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在30分钟内便完成了队伍组建,15分钟后救援队到达安置点,立即开展医疗保障工作。由于接收受灾群众的数量不断增加,又增派多名医护人员。截至7月30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共有8支救援队在多个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医疗保障工作。
心系患者,停诊不停工
停诊不停工。冲锋在前的一附院人不仅有在安置点忙碌的救援队,还有心系患者的医护人员,他们始终牵挂着转移到其他医院的患者。
转移时,他们手抬肩背,将患者从步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运下高楼。有的职工在转移患者的过程当中,多次往返位于高楼层的病区,累到晕厥。
转移后,他们一边和接收医院无缝衔接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一边电话联系,安抚患者,消除患者心中焦虑,并主动奔赴病房看望,始终和患者心连心。
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团队
在此次特大洪水灾害中,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职工纷纷主动请缨加入“百人护堤队”“复工突击队”“消杀志愿队”“物资保障队”等多个志愿者团队。在医院领导的带队下,他们在暴雨时期上坝护堤,内涝严重时期搬运物资、填装沙袋,医院停诊时期完成院区内清洁、消杀、抽水、电路维修等复产准备工作。
重启
8月2日晚上20时,近百米的住院大楼顶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个大字和院徽一同亮起,光耀夜空,点亮了属于这座城市的荣耀!大楼房间的灯光组成了“加油”“125”的图形,象征着走过125年历史的医院继续加油拼搏,秉承“仁心仁术博济惠民”的院训精神,护佑众生。
“希望之光”点亮!
百年老院重启!
千年古城复苏!
感恩、感谢、感激!
一路、同行、有你!
出品:党委宣传部编辑:张茹惠
审校:史齐 陈希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