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自7月30日郑州市二七区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截至8月2日18时,此轮疫情导致郑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50例。
而2021年8月2日0时-24时,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郑州市1例、商丘市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郑州市15例);无新增疑似病例。确诊患者均为轻型和普通型。
经基因测序,最初2名感染者与缅甸入境并在市六院进行治疗的确诊患者的毒株高度同源,均为德尔塔变异毒株。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8月2日8点,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郑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发布。
一、郑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50例
会上通报,自7月30日郑州市二七区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截至8月2日18时,此轮疫情导致郑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50例。确诊患者均为轻型和普通性。经基因测序,最初2名感染者与缅甸入境并在市六院进行治疗的确诊患者的毒株高度同源,均为德尔塔变异毒株。
后续,还将把所有感染者的病例标本送至省疾控进行基因测序。此轮疫情呈点状散发特点,63名感染者绝大多数与市六院有关联,个别人员虽与市六院没有明显交集,但其要么居住地在市六院附近,要么近期在该区域有过活动。
目前,已公布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其他病例活动轨迹深入流调后及时公布;已对272名密切接触者、585名次密接者实施集中隔离。
二、截至8月2日下午18时,郑州核酸检测采样980多万人
郑州7月31日紧急启动二七区全员核酸检测,8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计划于8月2日完成采样任务,8月3日完成检测任务。
截至今天下午18时,郑州全市实际应检1062.90万人,信息系统登记1123.09万人,采样980.95万人,占应检人数92.29%;完成检测141.08万人。
三、管控等级再提升,封控区全体人员“只进不出”
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介绍,针对二七区防控区域内出现核酸检测异常结果,决定自8月2日起提升管控等级,对原划定的防控区执行封控区管控措施。
封控区内全体人员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坚持非必要不离郑,确需离郑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从严管控机场、高铁东站、火车站的同时,在全市83个高速出站口和国省干线边际处设置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站。
四、郑州市六院新冠确诊患者已转移至岐伯山医院
8月2日,已将市六院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住院病人转移至定点医疗机构岐伯山医院。将成立以呼吸内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为核心成员的医疗专家组,对于确诊患者实施一人一案治疗。
向岐伯山医院派驻中医医疗队,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确保中药汤剂参与每一名病人的诊治。目前已向岐伯山医院调拨中药配方颗粒9000剂。
五、疫情之下郑州居民生活物资有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郑州市民生活物资是否有保障?郑州市商务局局长张波介绍,通过摸底,目前郑州万邦各类生活物资库存30万吨,交易量3万吨左右;双汇猪肉库存2万吨,日产能550吨,出货450吨;万久单个叶菜类菜品出货量达到500吨。从以上情况看,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截至目前,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连锁便利店有97%以上正常营业,生活物资销售正常,价格平稳。
六、隔离区域缺少物资可拨打0371-67180381
商务局时刻关注隔离区,确保区域内市民生活需求。安排专门配送车辆将物资送至封闭区域周边指定位置,由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微信群收集市民需求,统一购买、统一将物资上门服务送至市民家门口。保证封控区域内超市、便利店、生鲜专营店物资充足不断档;鼓励销售企业创新方式,使用零售车设立临时供应点,采取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多渠道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郑州市商务局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0371-67180381,市民遇到生活物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拨打热线电话,并给予第一时间解决。
七、关停全市A级景区、网吧、KTV等场所,郑州居民小区恢复扫码验码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郑州市如何做好重点区域、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的防控工作?8月2日,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各居民小区恢复扫码验码。
对来自外地市中高风险区域的人员,以及本地疫情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落实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疫情防控措施。
社区内有居家隔离人员的,所在社区要落实“四个一”服务措施:即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量体温、一次倒垃圾、一次代买、一次消杀,隔离病毒不隔离关爱。
全市宾馆等住宿功能场所、市内密闭公共场所恢复扫码验码,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市内中高风险地区暂停一切聚集性活动,低风险地区暂停10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审批,100人以下聚集性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
关停全市A级景区、网吧、KTV等场所,倡导各单位召开线上会议,主动减少人员聚集。
倡导各单位召开线上会议,主动减少人员聚集。
对商场、超市、大型农贸市场要加强消毒,尤其是大型农贸市场,夏季气温高、蚊蝇多,要加大消毒力度,保证垃圾清除一次消毒一次。
河南教育系统立即启动疫情应急机制,发布紧急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属学校:
当前,全国多个省份相继出现本土病例,疫情呈现快速蔓延趋势,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7月30日,我省郑州市发现一例无症状感染,进一步增大全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正值暑期,人员流动增多,管控难度加大,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教育系统疫情输入传播风险,认真做好当前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现提醒抓好以下相关工作落实。
一、立即启动疫情应急机制
各地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前期通知有关要求,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立即激活教育系统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履行防控责任加强部署调度、联防联控和督导检查,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高效运行。要及时关注全省疫情最新部署,切实掌握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有关要求,配合当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做好师生信息摸排工作
各地各学校要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形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我省师生疫情防控摸排工作。有7月10日以来从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我省的师生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学校进行报备,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积极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落实疫情管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的,要及时报告并立即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严格人员管理
各地各学校要继续抓好覆盖全员的健康监测和外出请假报备制度,畅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每名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外出行动轨迹,了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做到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要引导师生非必要不外出,做好居家、途中安全防护教育,坚持科学配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高度防护意识。要密切关注仍在中高风险地区旅居的师生,提醒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外出,积极配合当地做好核酸检测、人员管控等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返程。加强高校留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做好学习、生活服务保障,原则上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履行好相关手续,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值班值守,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四、审慎举办各类活动
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各地各学校原则上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培训等各类活动的举办。确需举办的应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备案,并制定完善举办大型活动、会议等活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压缩活动规模,控制活动时间和人员密度,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所有参加活动的相关人员均应开展旅居史排查和人员健康情况监测,有必要的可加强核酸检测措施;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人员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
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各地各学校要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总体部署和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具体要求,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引导,紧密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在“依法依规、知情、同意、自愿”前提下,组织全省符合条件的12岁以上学生和教职员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及早建立免疫屏障。
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办公室
2021年7月31日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健康
学校也第一时间行动
发布紧急通知
关于做好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校内各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专班:
7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2021年暑假工作会议,对暑假期间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全校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放假不放松、离岗不离责”,从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敢打必胜的精神,做细做实防控措施,关心关爱师生员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8月1日上午,河南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随即,学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校党委书记宋争辉、校长刘炯天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宣布学校立即进入战时状态,提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级,并对做实抓牢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进行再部署。
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开展个人自查报告。
与郑州市通报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师生,7月16日以来进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师生,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当前郑州市封闭区、封控区、防控区旅居史、接触史的师生,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或疫情防控部门报备,同时向学校医疗保障工作专班报告,并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个人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学观察等相关措施。
二、严格执行有关管控措施。
全体师生要按照郑州市有关通告,认真执行郑州市关于对部分区域分类管理的各项措施。在当前郑州市封闭区、封控区、防控区之内的师生,除严格执行各项管控措施外,还要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不得擅自外出,避免引发疫情传播风险。根据郑州市有关通告,即日起,在郑师生非必要不离郑;确需离郑的,须履行请假报备手续,并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郑师生要积极配合参加郑州市全员核酸检测,医疗保障工作专班要配合属地政府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师生应检尽检。
三、提升校园疫情防控等级。
暑期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门卫核查,教职员工要积极配合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方可入校;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校,确需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须提前进行网上预约,提供健康码、行程码信息,经审批获取进校码后方可入校。暑期在校学生非必要不外出校园,确需外出的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已放假离校学生,未经学校允许,严禁私自提前返校。暑期师生返校具体时间和要求以学校通知为准,原则上不提前返校。学校及全校各单位在校内外举办的各类会议、学术活动、夏令营、比赛、培训等,原则上一律停止举办,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从严把握活动参加人员健康筛查和风险排查,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即日起,各单位原计划组织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尚未出行的,一律取消。正在外地参加培训、比赛等活动的,减少外出和不必要的接触,活动结束后立即返回,及时报告学校教职员工管理工作专班、学生管理工作专班,并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有关要求。后勤保障工作专班要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在校生的餐饮、洗浴等生活服务保障;加强食材进货查验和管理,加强快递邮件外包装拆除消杀和管理,坚决杜绝“物传人”和“环境传人”;加强食堂、商铺、物业等各类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监测工作,杜绝安全漏洞,该关的立即关,该停的立即停,该**的立即**。医疗保障工作专班要做好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与属地疾控部门和附属医院保持联系,做好应对校内人员感染的应急预案与处置。
四、切实加强师生个人防护。
全体师生要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松懈侥幸思想,坚持做好每日健康状况上报,注意加强个人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减少外出和聚集,不聚餐聚会;要做好个人和家人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统筹抓好暑期防汛防疫。
近期郑州市极端暴雨的突然侵袭,导致地面环境污染、人接触疫水和蚊虫叮咬机会增加,建筑物、校舍、实验室等安全隐患凸显。各单位要按照《郑州大学洪灾后疫情防控措施》《郑州大学校园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指引》的要求,统筹做好防汛救灾、灾后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
六、坚决扛牢防控政治责任。
各单位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务必把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传达到本单位每一位师生,做好督促提醒,确保严格落实;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对疫情防控进行再部署、再强化、再落实,从师生信息排查和严防感染两条线上共同发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本单位师生行程轨迹和健康情况进行摸底、精准掌握,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做好暑期值班值守,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等正常运行。各专班要根据学校安排部署和属地政府有关要求,做好形势研判,根据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预案,明确任务清单,主动应变、动态调整,排查风险、堵塞漏洞,加强防控人员培训、开展防控应急演练、做好防控物资储备,确保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秋季开学安全有序奠定坚实基础。
郑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1日
郑大医务人员为战“疫”贡献力量
7月31日,根据省卫健委要求,15个省直医疗机构选派2300名医务人员协助郑州市开展新冠病毒核酸筛查采样工作。其中,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附属肿瘤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附属儿童医院7家医院选派1450名医务人员参与其中。7月31日晚8点,医务人员集结完毕,奔赴全市核酸筛查采样第一线。
8月1日,根据省卫健委要求,19家省直医疗机构再次选派集3100名人员支援郑州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附属肿瘤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华中阜外医院共选派1880名医务人员,分别支援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郑东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航空港区等地。
8月2日,根据省卫健委要求,17家省直医疗机构第三次选派950名人员支援郑州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其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肿瘤医院6家医院共选派550名医务人员支援全市核酸检测筛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若有战,召必来,战必胜”,郑大医务人员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牢固筑立防控防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郑州大学各附属医院已选派三批共3880名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和配合郑州市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郑大医务人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筑牢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防线贡献了郑大力量!
为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学校对留校学生全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筛查。
请大家认真做好防疫措施,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明确!引起郑州本次疫情的病毒为德尔塔毒株
8月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东阳就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赵东阳介绍,疫情发生后,省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夜以继日,经历两个不眠之夜进行病毒测序,并与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毒株比对分析,从目前结果来看,本次疫情主要为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德尔塔病毒呈现传染性增强、致病性高、新冠疫苗对其保护力下降但仍有预防作用的三个特点。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最近一个时期,各个国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加强了对德尔塔病毒特征的研究。综合目前的研究,德尔塔毒株表现出以下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是传播能力明显增强。
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病毒株比起来,传播率增加了近100%,就是增加了一倍。近期我国广东省暴发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动力学研究也提示,传染力也比以前的流行毒株增加了1倍。
同时,反映它传播能力的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传播速度,主要是它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过去潜伏期我们知道大概是5-6天,现在大概是4天多。它的传代间隔过去是4、5天,现在变成了3天左右。
这两个指标组合在一起,我们再来观察这个病毒的传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来干预,如果没有疫苗免疫来阻止它的传播,那么疫情的倍增速度会非常显著。过去每4、5、6天会增加两到三倍的病人,现在可能大概3天左右的时间就五六倍、六七倍的病人出现。所以现在防控的难度会加大。
二是它有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
这在我们国家广东疫情的研究观察中没有看到它能够明显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但在英国的研究中,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迹象,它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它对病死率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获得明确的研究结果。
三是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为什么接种了新冠疫苗仍会感染?全球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对新冠变异株保护力如何?
对于一些已经接种了疫苗的民众依然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株的社会关注,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回应说,从目前全球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我们叫做突破病例,它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突破病例,仍是全球接种30多亿剂次疫苗人中的少数。新冠病毒疫苗是第一次在人类使用,所以很多还是在数据积累过程当中。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预防感染的。但是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在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
邵一鸣强调,由于我国现有的防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疫苗接种也是在全球是领先的,没有大规模暴发的现实环境。基于在境外开展的大规模疫情国家的真实世界研究,特别是像在智利开展的一千多万人的研究过程当中,数据显示,科兴公司的疫苗总体保护率,就是对所有症状、轻症的保护在65%以上,对预防重症和进ICU监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保护分别高达87.5%、90.3%和86.3%。这充分说明,我国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
现有研究也显示,全球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对新冠变异株保护力确实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对这种变异株,它仍然还是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的。特别是它的中和抗体和保护率,还都是一定程度存在的。
德尔塔病毒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过去针对老毒株和其他变异株所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仍然有效。
据冯子健介绍,虽然这个病毒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但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污染物传播。另外这个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形成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
所以,过去针对老的毒株和其他变异株所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由于它的传染性在增强,我们这些措施的执行,包括个人预防措施,包括我们采取的疫情阻断的管控措施,都要更严密,做得更严谨,执行得更认真。
致广大师生的防疫倡议书
广大师生:
当前正处于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郑州本次疫情主要为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该毒株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治疗时间长,较容易发展为重症。为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向每一位师生倡议:
一、非必要不离郑。
不外出、不流动,没有通知不返校,非必需不跨省旅游。确需离郑请提前准备好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遵守现场秩序管理并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要求。
二、加强自我保护。
坚决落实出门戴口罩,保持“一米线”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特别是到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学校、医院、车站、公园等人员密集性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电梯,请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侥幸心理,全程佩戴口罩。
三、健康生活方式。
封闭性场所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清除病媒滋生死角。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注意合理膳食,保持乐观心态,保证充足睡眠,适量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四、减少人员聚集。
除正常工作、学习等活动外,要尽量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少聚集、少聚会。尽量避免或减少会餐,确需参加会餐的,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主动践行“文明用餐一分(分餐制)、二公(公筷、公勺)、三做到(拒食野味、餐前洗手、光盘行动)”。
五、做好健康监测。
自己或家人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切勿传播谣言。
带头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宣传防护常识。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相关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随意散播他人隐私。
七、积极支持配合。
要积极响应志愿服务招募令,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协助做好环境整治、消毒消杀和信息发布、文明引导、全员检测、疫苗接种、社区防控、特殊群体关爱等服务,助力客观、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
疫情当前,处处是“战场”、人人是“战士”。让我们携手同行、守望相助、持续努力,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更好支持配合本次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21年8月2日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祝愿大家都能够
平安健康顺利
金秋九月,郑大见!
郑州大学官方微信
zzuweixin
策划:厉励
执行策划:杨明
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编辑:付驿寒
审校:申晴杜红婧
我们一定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