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 井冈山精神

中原科技学院ZIST,艺考

中原科技学院ZIST

2021-7-21 04:00:32 文/卢蓉蓉 图/纪嘉澍

关注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信念的力量指引胜利

——井冈山精神述评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井冈山八角楼前,一棵在石下萌芽扎根的枫树竟把石头撑开,历经90余载风雨依然高大挺拔。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一盏红军在井冈山使用的油灯,映照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初心与信念。

循着百年大党的精神之源,让我们聚焦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这个重要的红色坐标——井冈山,解读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密码。

1927年,毛泽东引兵抵达井冈山茨坪,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原科技学院ZIST

01

信念

中原科技学院ZIST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廊上,一份90年前的入党宣誓书引人注目: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1931年,井冈山老区贫苦农民贺页朵在榨油坊昏暗的油灯下写下誓词。虽有不少别字,却真实反映了一位农民党员的忠诚与信仰。

一份誓词,代代坚守。贺页朵的两个孙子先后参军,其中一人在战场上牺牲。牺牲前,他写下家书:“现在我就要临近战斗,在战斗中我一定要英勇杀敌……生为祖国人民而战斗,死为祖国人民而献身。”

井冈山时期,近五万名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支撑他们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任岁月流转,信仰如日月之恒。

在和平年代的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包括井冈山革命老区遂川县珠溪村村支书邹齐胜在内的全国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

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的危急关头,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献出宝贵生命。

“百年大党为什么能永葆青春?最根本、最深刻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强大的理想信念,让我们党发挥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政治优势。

02

奋斗

中原科技学院ZIST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好在苦惯了”,平淡的语气背后,是当时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了打破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红军“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为解决食盐紧缺的困难,广大军民把老房子的墙根土挖出来熬硝盐;军民还白手起家,创办起红军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神山村,这座昔日井冈山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如今变身网红打卡乡村旅游点。全村开起了16家农家乐,80%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3000元到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几乎为零增至50多万元。

“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村民彭夏英说。

村庄广场上,一面由村民开怀大笑的照片组成的“笑脸墙”,生动定格了他们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井冈山的新面貌可谓中国百年发展历程的生动缩影。

从山河破碎到团结统一,从民不聊生到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困惑彷徨到“四个自信”日益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党领导人民历尽艰难而初心不改、百折不挠,朝着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中原科技学院ZIST

●往期推荐●

  1. 中原科技学院招生快报① || 河南省2021年专升本批次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2. 假期温馨提示请签收!

来源| 学习强国

编辑 | 杨慧珂

校对 | 李思婕

审核 | 宋蕊妤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中原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原科技学院ZIST-党史学习 | 井冈山精神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