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光:命若琴弦,能量守恒
新闻之光,传播梦想
播音四年,主持一生
命若琴弦,能量守恒
今天,河小工将和你一起走进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忠诚”品质的倡导人物
李红光老师
聆听他的故事
一、老师简介
李红光老师
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
“忠诚”品质倡导人物;
二、问答环节
01
您认为“忠诚”二字代表的是什么呢?
我们工大播音的文化内涵可以高度概括为两个字:忠诚。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了一个迷茫期,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忠于自己的选择,这和党的”不忘初心“是一样的道理。
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忠诚》
02
如何让学生领悟忠诚品质?
“忠诚”品质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字里行间。我们每发一次声,每说一句话,都是忠诚品质的体现。很多人在解决一些学习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进步的幅度很慢,就在于失去了我们本来要解决问题的意义和初衷,从语言这个角度来讲,21天形成一个新习惯,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在这21天当中来正视自己的问题呢?如果能够把这21天充分利用起来,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一样,习惯成自然,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03
您对“能量守恒”有什么理解?
首先,“命若琴弦”源自于作家史铁生的代表作《命若琴弦》,我想通过这部代表作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根琴弦,播响自己生命有力的声响,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一些。而“能量守恒”是“播音四年,主持一生”“命若琴弦,能量守恒”一种知行合一的要求。我们借用物理名词讲“命若琴弦,能量守恒”是指真正的付出才会有收获,为以后的进步做好铺垫,搭建好前进的台阶。
李红光老师指导学生排练毕业汇报演出
04
您是怎么对教师职业一直保持高昂的热情呢?
这就谈到了人生态度的问题。教师这个工作在精神上和医生是一样的。医生是救死扶伤,而教师是在精神上启迪和教育孩子。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误人子弟或者毁人一生。我也在不断的反思如何去做一个好老师,如何能够让学生们有一个好的未来和发展。我做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李红光老师指导学生表演的节目《八女投江》
05
您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良好的成绩的?
付出了才会有收获。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在于脚踏实地。这些比赛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些比赛,让孩子们能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同时我们专业文化内涵的引导和约束,也让大家都知道对舞台有一种敬畏感,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和期待,有正确方向的引导,这都对约束和规范我们在专业发展上的道路不会走偏,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那根琴弦,那道引领我们前进的光。
李红光老师带领学生到郑州师范学院演出
06
您认为学生该如何对待学业、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于近期的目标来说,这其实就是你对将来规划的一种面对与选择。有不同阶段的考虑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把这些结合起来你就能得到一个更清晰更准确的答案,就不会变得那么的迷茫。
李红光老师带队到河南电视台排练演出
三、学生感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钱金玟
你觉得李红光老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点?
李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更教我们做人,他把对播音专业的认真和忠诚的理念传递到我们身上,希望我们能够将工大播音的“忠诚”传承下去。课余相处时,李老师教我们为人处事,自我更正,不破不立,如何与人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生阅历等。
在李红光老师身上学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我总结为“忠诚”二字。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在接触社会时很容易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忠诚二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认识李老师和其他优秀的老师们之后,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播音主持的学生,更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也不仅仅停留在“热爱”上,现在对它的定义变成了“忠诚”。我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自己的专业。
青年人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
最朝气蓬勃的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希望我们继续兴致盎然地
与世界交手
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一起加油吧 工大同学们!
往期回顾
高校快报之一:我校国家专项计划批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关于暑期学习
放假了,再看“她”一眼
统 筹 /卫红伟
监 制 /李磊
责 编 /潘成阳 靳远跟
编 辑 /靳远跟 杨一凡
采 访 /靳远跟 韩希雅 郝若彤
觉得精彩,不如点个“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