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融合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为一体的教学科研单位。目前在校学生1000多人,专业培养特点是“强化实践,面向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学院具有“电子商务”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师资队伍逐步整壮,团队底蕴日渐增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正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5人,博士18人。专任教师主要毕业于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师资队伍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担任副理事长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对象2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河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4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教学改革模式。学院被郑州市认定为“郑州市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被河南物流协会授予“河南物流教育突出贡献单位”。学院还获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立项1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一流课程2项,省级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单位1个,校级教改项目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项目20多项。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的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鉴定并获得省级一等奖。本院建有占地400平方米、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实训室。目前,我院已携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河南众品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亿星实业集团公司(国家黄淮农产品物流大市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了教学实训基地。学院连续两年承办了第二、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三创赛”)挑战赛河南赛区的选拔工作,同时在全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在2014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上,我专业学生所组成的团队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获最佳创意奖。在2017年8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中,我院学生团队荣获一等奖。在2017年10月第四届河南省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暨“百蝶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我院学生团队荣获省赛特等奖。在2019年河南省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暨“百蝶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我院2个学生团队荣获省赛特等奖,同年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决赛中我院学生1个团队荣获国赛特等奖。在2021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河南省赛上,我校学子获得3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
学术成果逐渐丰硕,科研实力稳步提高。自2009年学院成立以来,本院教师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重大项目1项、科技部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招标项目1项。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国际核心学术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CSSCI)、Internet Research(CSSCI)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篇文章被发表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有些文章保持比较高的被引用率,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本院共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潘勇教授的学术专著《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基于柠檬市场模型的分析》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教授的支持,并授权将它的经典论文翻译为中文。
积极拓展交流渠道,学术影响日益扩大。学院开办有“电商物流论坛”,到目前为止,共邀请几十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交流。2010年学院代表学校承办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年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胡启恒,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乌家培等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全国150多位学科代表参加本次年会。同时,学院加强了与国外高水平学术层次的联系。潘勇教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所撰写的学术论文被收入早稻田大学科研成果系列。潘勇教授四次应邀出席在世界名校德国洪堡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举行的世界系统科学年会(ISSS)并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肯定。潘勇教授四次应邀出席在武汉举行的电子商务国际会议(WHICEB),并做主旨学术报告。
立足学科特色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润生教授承担的河南省科协重大调研课题《河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评价研究》以及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重大课题《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支撑型强省的定位》得到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高度评价。方润生教授参与编制完成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实施方案》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成为支撑河南重大战略的新成果。潘勇教授作为河南省商务厅、郑州市商务局特聘电子商务专家,参加了河南省发改委《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方案》、《河南电子口岸建设项目》等项目的论证工作,参加郑州市工信委“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认证评审工作。
联系方式:
网址:http://dswl.huel.edu.cn
电话:0371-86159321
专业设置: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及法律。
电子商务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科门类:管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我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市场运行规律,能够通过互联网创建、扩展和管理商业关系,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电子商务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及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6.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经济学、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
物流管理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科门类:管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公司、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和现代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流技术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能够适应物流管理工作中定性和定量分析及信息化的需要;
2.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
3.掌握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4.熟悉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在物流管理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专业思辨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概论、仓储学、运输学、物流服务运作管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运筹学、物流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
电子商务及法律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科门类:管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相关知识,具有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精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技术开发、相关法律事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技术开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环境下运营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及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及国际惯例与规则,系统构建电子商务法律知识体系,能够对数字经济下民商事关系衍生的管理和法律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培养电子商务及法律的思维架构,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
4.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5.了解电子商务及法律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计算机
核心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营销、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经济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商法学、合同法、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