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选树典型、形成合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校党委宣传部深入挖掘了一批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将党的发展与国家发展、学校发展、师生成长和个人成长相结合,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现将其先进事迹予以宣传展示,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文枫:我要当志愿者,我要当突击队员,我要当先锋
个人基本情况
文枫,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副教授,河南城建学院工会组宣部部长。2011年于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毕业获硕士学位,在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担任辅导员、专任教师,同时兼任工会组宣部部长职务。在教育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开展“四心工作法”,所带班级110人,2015年毕业,现有38名硕士,7名博士。本人先后获得河南城建学院新生军训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文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坚持防疫一线
志愿服务冲向前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迅速行动、团结一致,坚决遏制疫情扩散。2月1日,组织部和工会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他争当先锋、勇打头阵,迅速投入到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务中,同时担任服务队生活用品调度负责人。特别是为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用品的前一周,每天早晨起来就是收集老师们需求的物品,电话、微信不停的响,夜晚的时候就和后勤的罗胜选(负责采购)汇总、核对,第二天还要一个一个通知就近的志愿者配送,在这中间还要给超市垫钱,然后再一个个的收钱,微信里全是语音、清单、转账记录和小票清单,到后来手机内存都不够了,就用笔记本电脑,当大家收到萝卜、白菜、米面时,他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当学校周边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时候,负责医药用品调度的负责人所在小区封闭管理,他又开始为志愿者和隔离人员配送消毒液、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品。记得那是2月6日(农历正月十三)的下午,一位居家隔离人员需要布洛芬和双黄连,因为离其居住的楼栋很近,他主动去服务,在拿药的路上,因为疫情长时间车没有开动,加上厚厚的积雪,在上坡的时候熄火了,不远的路程来回花了一个多小时,虽然手冻僵了,心却暖暖的。
责任抗在肩
勇当突击队员
根据疫情防控学生返校复学工作需要,学校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他主动请缨、报名参加。5月16日是第一批学生返校复学报到的第一天,早晨5:30疫情突击队队员在学校南门准备好物资、车辆前往平顶山西高铁站,他勇挑重担,担任接站任务的第一环节测量体温,厚厚的防护服下,汗水、雾气打湿了目镜,第一次感受到了“逆行者”医护人员的艰辛和伟大。一天下来,脱下防护服衣服湿透了,手也泡的发白,眼睛上也有“可爱”的淤血眼镜了。在接站的过程中,他不讲条件,不怕吃苦,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工作上,他认真执行接站每一个环节,主动和学生沟通,精准掌握每日每位返校学生到站时间,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
做好宣传教育
勇当防控先锋
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做好慰问防控一线职工工作,争当“舆情”防控先锋,号召和动员全体教职工听从指挥、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烈的责任担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工会开展的“慰问疫情防控一线职工”的工作中,他主动服务,做好疫情排查摸底、统计报表、材料收集整理等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到位。按照我校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将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履行工会宣传教育协调、指导职能,扎实做好工会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发出工会声音,切实形成宣传合力。
推进线上教育
彰显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教师,他把疫情带来的挑战当作教学改革的契机,积极适应并掌握教育的新样态,接受并尝试着教学上的新技术、新理念,坚持“停课不停学、育人不停歇”,通过电话、微信、学习通、直播等各种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同时结合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主题,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将教育报国的初心浸润在师生心田里,将立德树人的使命彰显在疫情防控和教学第一线,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决胜信心与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疫情还未过去,战疫一直在路上。迎战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又一次磨炼,坚信,只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沉着定力,满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曙光就在前方,胜利必将到来!
徐娟: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行人
个人基本情况
徐娟,女,汉族,1986年6月生,中共党员,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专职辅导员。2017年入校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曾获河南省第七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她始终把心与学生贴在一起,“用脑,用心,用感情”对待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用实际行动成了学生的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和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
以关爱育人之风——解困育人
辅导员工作是致力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的育人解困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她一直把树立好服务意识作为开展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关注的焦点上,学生关注什么,哪些方面需要引导、帮助,她的工作就立足在什么地方。始终坚持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发现、了解、把握思想问题,真正的把学生的小事、困难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要事,敢于积极应对,努力妥善解决,真正做到了把为学生排忧解难当作自己的工作常态。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徐娟所带448名毕业生面临多种问题,返校前每天落实好每一名毕业生的健康打卡,并通过线上方式做好毕业相关工作,期间她变身话务员、快递员、办事员穿梭在学校各个部门,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答辩、就业等材料准备工作。2020年5月23日是毕业生返校的日子,凌晨4点她就到校门口迎进第一名返校学生,直到晚上11点多确定每一位申请返校的学生安全抵校后才离开,那天她粒米未进,打出电话58个,接到电话57个,只为确保学生安全返校。接下来的一周是毕业生短暂的在校时间,她甚至腾不出时间和自己的学生合个影,因为要在这个时间把448名毕业生的相关事宜处理完毕,但她毫无怨言,甚至乐在其中,因为这期间每一步都有她的学生在陪她战斗。那几天她听得最多的话是:“老师,快看看还有什么我们能做的没,我们走了就没人帮你了”,这或许就是育人的回馈,就是育人的成效。
当听到有学生抱怨说:“老师,我们毕业太难了!”她宽慰到“你们要这样想,你的毕业遇到‘新冠’,这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多年后你给你的孩子讲起故事,讲讲全国人民如何做到一盘棋,讲讲你在这个过程是如何做的,是不是更有意义。学生笑然。简单日常不刻意,行为细微显真情。做的是服务,收获的是感恩和学生的成长。
以影响达育人效果——“情”“力”兼施
身正为范。最有力的教育方法就以身示范,尤其面对青年学子,在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行为标准,思想导向都是十分关键。
作为一名辅导员,对学生“情”“力”兼施。她曾让学生递交的材料返工三四遍,学生曾向她说道“老师,就你这么要求,别的都没那么严格。”面的学生的抱怨与不理解,她总是一笑了之。然而,就是这位曾经向她抱怨繁杂的学生在毕业后特别兴奋地跟她说,在研究生期间交材料只有他是一次过,老师曾经教过的认真与细致让他收益颇多。作为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团总支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负责学院学工工作的总体实施。她始终以严格的标准对待工作,不管是文件还是需要上报的材料,她总是一丝不苟,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和粗心,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整体的框架结构都严格审核把关,学生来找她审核材料时都是做好被打回去的心理准备。她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无形中影响了很多同学,一名学生在报告中感谢她工作态度与要求,让他对自己也有了态度和要求。
对学院开展的各种活动,她从不缺席,总会到现场指导,询问各项安排的进度,以确保活动的正常举行。活动结束之后,她也会及时地总结出对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以及教导学生们如何改进,力求下次活动更加完美。她始终坚信,时刻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让学生看到,他们才会慢慢做到。
以开拓挖育人渠道
突破、创新和育人实效是她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着的问题。新时代有新特征,时代背景下的青年特点显著,根据他们的成长脉搏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工作的实效。
在2019年7月,她带领学院四支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推普脱贫攻坚”队伍,西上千里,深入甘肃、青海实践调研,助力脱贫攻坚。她带领团队在当地宣讲政策、做问卷调查、做家庭访谈、张贴海报、推行app学习普通话、赠送图书,辅导小朋友和老人们学习普通话,在当地村民的积极配合之下,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被多个当地的新闻媒体所报道。其中有一支队伍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授予“优秀实践团队”,这是对她和团队成员的一种鼓励和肯定。
团队的首站是甘肃省临夏县的姚川村,这个地方对中原过去的孩子来讲是十分偏远之地,用队员的话讲,到了县城转一圈,四周都是山。过程中偶遇青海省循化县西路军红军革命旧址,这个红色基地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她和队员一起了解红色历史、学习红色文化、聆听革命故事、瞻仰革命先烈,在推普路上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由于是在高原地区,队员们包括她自己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及水土不服等情况,但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退出,或许有西路红军的坚韧精神感染,更有出发时的责任在肩。在路途中,她坚持克服身体不适,不忘时刻关心同行学生身体状况,及时根据事实情况调整活动计划,保证大家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她继续以此次活动为素材背景,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引导,利用宣讲、参与竞赛等形式将活动成果化、品牌化。
一次实践衍生出多项教育素材和成果,勇于挖掘,敢于拓展,以实际行动落实实践育人,让学生走上更高更广的平台以达到育人成效,这是她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
学生的成才是激励她前进的动力,学生的成长是她最大的成就。她相信老师成长学生才能成才,她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以文明气骨踏实陪伴学生成长,以正气之身担教师之责,以初心服务学生和履行工作职责。
HNCJXY
编辑 | 付珊珊
审核 | 汪亚萍 金榜
责任编辑 | 李军伟 田杨扬
出品 | 河南城建学院党委宣传部城建之声融媒体新媒体工作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