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九 · 重阳节。

龙招港,艺考

龙招港

2020-10-26 08:50:20 文/张涛 图/戴伟

关注

龙招港

今年的重阳节时间为

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

农历庚子年 九月初九

龙招港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自古就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衰。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招港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乡情不变,

一辈子,有的东西可以等一等,

唯有对父母、长辈的爱不能等,

请给最爱的他们,最多关心和陪伴。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远在他乡思故里,亦如古人,

王维登高望远,思亲望乡,

杜牧菊花满头,纵饮消忧,

李清照黄昏把酒,闻盈袖暗香,

……

远离家乡的我们,只愿父母长辈康健!

九月九日,游子思乡之心,

于此尤甚,千里外的惦念,

犹如一根线,连接着期盼,

父母念孩子人生顺遂,

孩子盼长辈无灾无病。

九九重阳,寓意长长久久,

一万年太久,莫若只争朝夕,

无论你有多害怕离别与衰老,

她们都会如约而至,

人生是倒计时,别留遗憾,

活好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龙招港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龙招港

重阳秋意深浓,天寒冻人,

但有一缕阳光,驱散萧瑟,

给我们送来满满的温暖,

祝福父母、长辈健康长寿,

愿你们一切安好!

来源:书画文化(ID:Taizhouwenhua)

声明:本媒体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邮箱:lzkhlj@163.com。

龙招港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黑龙江教育考试-黑龙江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龙招港-【荐读】九九 · 重阳节。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