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各批次录取正在有序进行中,有的考生已经查到了录取结果。但是,每年都有考生对自己的录取专业不满意,甚至萌生复读的想法。怎么办好呢?
人生的路很长,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录取专业很大程度上关乎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但更重要的是,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一个深造的学习机会,录取的专业也并非“一锤定音”。下面有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01
巩固专业思想
虽然填报志愿时未能如愿以偿地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但入校后还是应该沉下心来认真地学习。
一是学什么未必干什么,专业不等于行业,如银行也招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二是18岁依然处于多变的年龄,没必要执着于某种兴趣爱好;
三是选择一个所谓的“好”专业,并不一定能获得一个安稳的人生。没有哪个行业一直蒸蒸日上,同理,今天的“热门”专业有可能明天就会变成“冷门”。
想明白了这些,入校后就可以了解专业内涵、发展现状、就业领域和发展前景,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思想,尝试“爱己所录”专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02
转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招生高校制定的学生转专业的具体方法,包括公平、公正的标准、程序以及健全的公示制度。但不同学校的转专业规定会有较大差别。部分高校对转专业有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一般分为4种情况:
零门槛。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限制,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学校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低门槛。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要求,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
高门槛。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专业成绩排名在前30%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人数,比如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0%之内。所以,要转专业的学生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面临名额的竞争。
不能转。有些学校或者是部分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比如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录取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
无论想转什么专业,入学后所有的课程都需要认真对待,起码要达到转专业的最低成绩要求,更不能挂科。同时要仔细了解拟转入的专业,如开设的基础课是否一样、专业课都有哪些、转专业前是否有考试、考什么等等。具体要求须以各高校的相关规定为准。
转专业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还要充分调研目标专业的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后再做决定。
转专业前有两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一是转专业前不仅要学好当前的专业内容,还要学习将要转去的专业知识,且不能有挂科情况,这样一来学习压力就会变得非常大。
二是要明确所转专业是不是一定适合自己,很多同学转专业后发现新专业还不及原专业,觉得所转专业仍然不适合自己。
03
报考第二学位
若高校转专业较难,或者能够转入的专业不是本人喜欢的专业,还可以在本科毕业后报考第二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了更多再学习机会,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未就业的往届生。
学生可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或与原本科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04
考研跨专业
如果在本科学习期间未能转入喜欢的专业,也不想在本科毕业后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就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进行深造,准备工作包括: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或邻近高校的资源,去旁听课程或讲座;
二是认真学习外语和数学基础课。
来源:学子杂志
综合:内蒙古招生考试、北京考试高考
声明:本媒体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邮箱:lzkhlj@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