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 百篇党史故事(6)

河北教育,艺考

河北教育

2021-7-01 10:16:41 文/叶浩宇 图/马子涵

关注

河北教育

1921 - 2021

百年﹒青春

百篇党史故事

河北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河北教育

06

农民运动之王——彭湃

河北教育

他身着普通农民的衣服、脚穿草鞋,与农民们交朋友,用烧毁田契的方式率先作出坚决的革命表率。他身先士卒,打仗时带头冲锋,首次发动海陆丰农民起义。他被称为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个战士。

有个富家子弟,宣称“我即贫民”、“我即制度的叛逆者”,要发动农民起来革命,他的名字叫彭湃。

河北教育

这是个拥有1500多名佃户的大地主家庭,平均下来,30多个佃户养活一个彭家成员,可以想象,彭湃从小过的是多么富裕优越的日子。然而,走出彭家大院,当时的中国却是另外一种样子。

1917年,祖父同意21岁的彭湃出国留学,并在他身上寄托了“谋官爵、耀门楣”的厚望。然而,在他炽热的内心里洋溢着的,却是另外一种热情。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图书馆里,彭湃读到了《共产党宣言》,激动不已的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救中国的真正良方。1921年,彭湃学成回国。就在这棵大榕树下,当着一万多农民的面,彭湃将一箱子田契铺约一张张烧毁,而随着那一把火烧掉的是彭家折合成今天每年近4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在烈火中闪耀的,是与传统剥削和压迫制度决裂,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信仰之光。

大革命失败以后,彭湃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连遭毒刑,腿部骨折,几次昏厥,但是醒来仍然坚贞不屈。面对死亡威胁,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坚定地表示:“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推翻反动的统治,建立全国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彭湃牺牲时仅33岁,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做马克思主义信仰。

来源|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责编 | 姜蓉蓉

点击关注

河北教育

微信公众号

点赞 在看(^_-)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北教育考试-河北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河北教育-党史学习 | 百篇党史故事(6)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