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自1999年建立以来,就积极开展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发掘、保护、传承工作,探索地域品牌打造、传统文化积淀、人才差异培养等立德树人实现路径。
科研攻关 重点发掘
借助科研手段,组织广大教师对承德及其周边区域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开展发掘工作,重点开展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共申请各类中华传统体育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
设置课程 培育传承人
很多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为缺乏传承人,最终项目失传。为此,体育学院加强中华传统体育课程建设,课程涵盖8个项目,包括4个传统体育项目教学、4个传统体育项目的介绍,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中华传统体育技能能力,激发参与热情。中华传统体育课程已获批校级特色课程,在线课程的录制已经完成。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积极加强教材建设、引入传承人教学,共出版课程教材2部,先后聘请6位项目传承人参与课堂教学。
开展竞训 提升技能
竞赛训练是提升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借助每四年一次代表河北省、承德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平台,开展运动队伍建设、教练员培养、对外宣传等工作。截止目前,共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2次(含金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6次;获全国冠军1次,亚军4次;获省级冠亚季军各90余项。二贵摔跤、黄旗武会、珍珠球等项目获批校级非遗大师工作坊。
发挥优势 普及推广
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借助高校优势,积极开展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普及工作,获批了“承德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普基地”。借助基地平台,先后10余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活动。
目前,体育学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结合学院专业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工作,助力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硕士点申报工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hbmzsfxy1907-
文稿 | 李晓亮
编辑 | 牛欣雨
责编 | 夏海鹏
编委 |白薇
主编 | 丁国军
出品 | 融媒体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