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
1921年,中国共产党
宣告正式成立
历史把拯救国家
实现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重任放到了
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肩上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
一夫振臂万夫雄!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
唱着《中国男儿》这首令人振奋的歌曲
和万万千千的有志青年一起
在中国正任人宰割的年代
苦苦追寻着中国的
强国之梦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习近平
五月的空气湿润着青涩
青春的岁月流淌着青涩
越过青春的青涩
带着满腔的热血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
我们脚踏实地的朝着梦想的方向出发
向青春致敬
向正能量致敬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202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七绝·呈父亲》
(一)引子
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
人们无数次地怀想: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是如何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二)晨曦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耻辱击打中缓缓沉没的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巨龙贫病积弱、列强环伺、任人宰割。
“西方世界轰隆隆地前进,而东方世界却沉寂异常;西方像个巨人一样立于世界之上,所及之处无边无际。古老的东方核心,而今已沦落为边缘地带。”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写道。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中推动转折的神来之笔,挥毫泼墨,为中华民族画出了一个明亮的晨曦——中国古老的身躯中骤然迸发出复兴的精神,青春的地火喷涌成革命洪流,青春的呐喊一刹那震动寰宇……历史的长河,在此处转弯!
(三)觉醒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黑发白衫的少年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拒签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游行受阻后,学生们转赴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
年轻的心和滚烫的大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五四运动,成就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觉醒。
更大的觉醒,是少数知识分子举起火炬,把觉醒传给了普罗大众。星星之火,必然燎原。五四运动,始于北京的学生运动,而接续于上海街巷的工人罢工。
(四)青春
人们说,青春是最美的歌。
何为新青年?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奋起救国,为中国之富强,虽万死而不辞……他们风华正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
百年前的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之间曾经历迷惘与撕裂,而今天的新青年已真正可以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勇立于世界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头浪尖,又可以满怀敬意对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一代代新青年于无声之处完成梦想与使命的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五)传承
2021年4月,献礼建党百年的革命历史影片《1921》发布了预告片“新生”“奔赴”。
“五四这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第一次得到了举国的支持。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是无比珍贵的第一次,是激荡人心的第一次……彻底改变中国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影片中的旁白振聋发聩。
眼下,东方巨龙正以活力四射的姿态腾跃于世界之巅。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六)未来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铿锵有力。
今天的新青年们,脚下依然有千山万水,前路也依然有艰难险阻,他们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起;他们敢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必将书写和咏唱无愧前人、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青春之歌。歌声中一定会有这样一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生逢盛世
肩负责任
这个青年节
让我们一起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立大志、明大德
成大才、担大任
爱国爱民、锤炼品德
勇于创新、实学实干
END
来源 | 新华社 学校共青团 共青团中央
编辑 | 广编2006 刘云芳
监制 | 付盛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