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刘健,医大欢迎你!

河北医科大学,艺考

河北医科大学

2021-9-24 01:13:29 文/易瑾轩 图/马子涵

关注

2021年的秋天

医大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新生

他叫刘健

15岁时,因为一场意外,截瘫至今

尽管命运如此残酷,他却从未退缩

历经三次高考,终于榜上题名

如今,32岁的他

将在家人的陪伴下

入住学校精心为他改造的爱心宿舍

在河北医科大学开启他人生的新篇章

河北医科大学

他叫刘健,32岁,山西省临汾人,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21级的新生。他15岁时从房顶摔下,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截瘫至今。当时正在读初三的他,不得不休学去各地求医治疗。十多年间,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让他学会了坚持和忍耐,也让他切身体会到了中医的疗效,因此萌生了考取医科院校,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想法。

河北医科大学

“我不是一个脑子聪明的人,但我一直相信勤能补拙,而且有目标是件幸福的事,它会让你在付出的时候感到充实和力量。”

——刘健

备战2019年高考时,刘健通过网络等途径学习高中知识。休学十多年,初中的知识基本都忘记了,学习理科时如看天书一般,刚开始的时候,化学元素符号还要一一对照着课本后附的元素周期表辨认;英语多年不接触,初中单词只记得简单的几个;数学更是完全看不懂,甚至连“函数”这个词的含义都要去网上查。就这样笼统的学了几个月后,他便走进了高考的考场。那年他考了303分,这个分数连医学专科院校的分数都不够。这次的高考经历让刘健深深意识到考取医学院校的难度,但他没有气馁,而是重振旗鼓开始了第二轮的学习。

这一次,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早上5点起床背书,晚上12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除了在家找网课学习,他还抽时间到当地高中毕业班去“蹭课”。刘健尽量抓住每一点时间去学习,即便在课间也会抓紧时间背单词。就这样又坚持了一年,刘健参加了2020年的高考,可分数还是不够理想。

河北医科大学

如此大龄又两次参加高考,再加上个人情况特殊,刘健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高考结束后,很多人都劝刘健说:“随便找个学上算了,不要这么执着了。”但刘健认为,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仍然想努力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脸面这个东西,先放起来再说。于是,刘健毅然决定继续参加2021年的高考。

因为疫情原因,刘健不能再到高中毕业班“蹭课”了,但他仍然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没有因为不能进入课堂而有丝毫懈怠。终于,2021年,刘健考入了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河北医科大学

“我能来到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读书真的感到很幸运。从被录取到来学校报到至今,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给予了我各方面的关怀,这些关心和爱护让我觉得当时的报考决定太对了!”

——刘健

河北医科大学

刘健得知自己被录取后的那段时间,一直在担忧到学校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克服,甚至都做好了打算,如果上课的教室在高楼层,就让妈妈给他的每件衣服都打上补丁,爬着楼梯去上课。但是刘健的辅导员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

河北医科大学

学校、学院领导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为该生在校学习进行了妥善周密的安排。开学当天,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在迎新现场详细询问了该生情况,并与学院负责人一同实地查看了教室、教学楼入口等无障碍设施改造情况。

河北医科大学

学校为刘健准备了北苑一楼的单人宿舍,以方便出入和家人陪读。卫生间改装成坐便并配备扶手,宿舍门口的门槛和里面的两级台阶全部改成了无障碍坡道。上课教室从励志楼四楼调整到了求真楼一楼,为了保证他能做轮椅上课,还拆卸了教室最后一排的固定座椅。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开学报到那天,学校专门为我开通了绿色通道,让家人开车把我送到宿舍楼前。报到后,有很多老师都来宿舍看望我,询问我生活上的困难并鼓励我好好学习。如此多的关怀,是我来医大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非常感谢医大的接纳!感谢学校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照顾!这份感激我唯有通过努力学习、奉献社会来回报医大。”

——刘健

河北医科大学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刘健用17年时间

让自己的人生实现新突破

向我们诠释了乐观与坚强的力量

而医大

也将在未来的每一天

真正落实“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从实际出发解决学生需求

陪伴刘健,实现他的医学之梦

刘健,医大欢迎你!


制作: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耿坤丽、牛方宁

素材来源:临床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北本科院校-河北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河北医科大学-披荆斩棘的哥哥——刘健,医大欢迎你!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