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 | 王兰花:她,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十四)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艺考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2021-9-10 08:59:38 文/江瑾瑜 图/丁梦茹

关注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王兰花,女,回族,1950年6月生,1995年11月入党,宁夏吴忠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群众心中的“活雷锋”,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推动利通区志愿者从最初7人发展到6.5万余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把解决社区居民的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作为毕生事业

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

↓↓↓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每天一大早

71岁的王兰花

都会准时来到

利通区裕西社区的

“兰花志愿服务之家”

和志愿者们一起

开启忙碌的一天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这个线已经老化了,线要换掉”

“走那边,我看到垃圾了”

……

巡逻完社区环境

她又来到独居老人的家中探望

帮忙做家务、拉家常

这样的探望每月至少4次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利通区裕西社区居民这样说道

“一帮一对我们都好得很,

王兰花可是一个老好人,

哪里有困难她就帮哪里。”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王兰花笑称社区志愿工作是

“上管天文地理,

下管鸡毛蒜皮”

她奔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为大伙儿排忧解难

解决百姓琐事,每天应接不暇

她却忙得很开心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2004年

王兰花从

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

的岗位退休

原本可以享受清闲生活的她

却主动做起了志愿服务工作

“人退休了,

但思想觉悟不能休息

因为我是党员”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为民服务,永不退休

虽然退休了

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

还习惯找她解决

这让王兰花很快打起精神

她动员起6位爱心人士

成立了吴忠市首个

社区志愿服务小组

王兰花热心小组

活动场地设立在

她自己70平方米的家中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她将写有每个人联系方式的牌子

悬挂在自家门口

还和小组成员走街串户

发放了近4万张党员便民联系卡片

哈小兰就是通过便民联系卡片

找到了王兰花

当时她的儿子患白血病

家里凑不够医疗费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哈小兰说道

“当时儿子才5岁,王奶奶一看到孩子,抱住就哭,感觉比自己的亲孙子还要亲。啥话都没说,带上我首先就去电台报社求助。”

随后几年

王兰花一直为

筹集捐款四处奔走

再难也没有放弃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经过两三年的持续治疗

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12年的相处

王兰花已经如同他们的亲人一般

志愿服务,温暖你我

王兰花带领热心小组

十几年如一日地进行志愿服务

却不求任何回报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用在了帮助别人身上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家里人一度不理解

王兰花的女儿王会珍说

“起先有人喊她‘傻大妈’,

按理说作为母亲,

她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子女

但她却没有。”

王兰花常说

“顾得了大家,顾不了小家,

困难群众更需要我”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王兰花带领热心小组

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

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

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

在王兰花的影响下

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对于王兰花来说

“七一勋章”是一份荣誉

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我做了我应该去做的事,

党员要起先锋带头模范作用,

走到今天,我们的队伍也壮大了,

我们就是传帮接带,

把志愿者精神传承下去。”

致敬平凡英雄!

来源:央视一套

排版:魏英敏(新闻中心)

审核:陶庆宇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北本科院校-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七一勋章”获得者 | 王兰花:她,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十四)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