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洋之名
海洋学院是河北省第一所以“海洋”命名,培养水产海洋类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学院下设海洋科学系、水产科学系、制冷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管理学系等6个系和4个实验教学中心。
02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水产学科为优势学科引领,覆盖海洋生物学、海洋技术、海洋环境、制冷机械、滨海旅游、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
03 教学科研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在职博士31人,硕士以上教师比例达85%。现有水产类河北省科技创新驿站1个,秦皇岛市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秦皇岛市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皇岛市水生动植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秦皇岛市水产品贮运保鲜重点实验室等4个市级科研平台。在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海南等地建有联合实验室,与10 余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学生实习基地。
04 专业招生
2021 年学院招生5个专业(类):
海洋科学类(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冷机械方向)
环境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旅游管理
学院尊重学生专业意愿,按专业大类一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二年级进行专业学习,三年级开始进行专业方向细分。2021年开始,学院按照OBE理念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海洋水产类全产业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
专业介绍
01
海洋科学类
水产养殖学专业
(省一流专业)
专业介绍
学制:4年 授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基础知识、良好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掌握水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水产动植物苗种繁育与增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治、水环境监测与调控、饲料配制与分析、水族与养殖工程设计等工作技能及初步研究开发的能力,成为具有分析与解决各种水产养殖问题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结合学院大海洋水产学科的特色背景与优势,形成了水产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水产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和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硕士点、水产养殖校级重点学科,在水产养殖学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建设国家级高水平本科专业。坚持“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渔业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或到国外知名大学留学深造。学生毕业后可到农业、水产、海洋、水利、水文、环保等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饲料、渔药、育苗、养殖、加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推广、管理等方面工作。
毕业生去向
海洋科学专业
专业介绍
学制:4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结合海洋学院水产海洋的特色背景与优势,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瞄准一流专业建设,将学科深造、就业技能融进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形成了生物、海洋交叉的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勇创新”的培养理念,立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海洋领域行业高素质人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结合海洋学院水产海洋的特色背景与优势,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瞄准一流专业建设,将学科深造、就业技能融进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形成了生物、海洋交叉的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勇创新”的培养理念,立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海洋领域行业高素质人才。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每年有超过35% 的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到海洋、地质、环境、水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生物资源领域的调查、评价,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监测、评价,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海洋经济动物增养殖领域中营养饲料、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生产等工作。
海洋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
学制:4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正确海洋观,具备海洋生物学、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海洋生物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发、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结合海洋学院水产海洋的特色背景与优势,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瞄准一流专业建设,将学科深造、就业技能融进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形成了海洋调查、海洋资源加工利用交叉的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勇创新”的培养理念,立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海洋领域行业高素质人才。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每年有超过39% 的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海水化工领域的研发、生产;海洋食品、药品领域的研发、生产;海洋生物疾病预防、诊治、科技推广;海洋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等工作。
毕业生去向
近三年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231人,应届生升学(推免研究生、考取研究生)84人(占36.36 %);应届生就业106人(占45.88%),其他二战考研、创业等41人(17.74%)。
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制冷机械方向)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热工、力学、动力机械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制冷机械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设备研发、应用研究、安装、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起源于已有49年历史的制冷专业,现依托于校本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年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教学为制冷机械方向。目前,秦皇岛市制冷学会挂靠在海洋学院,秦皇岛市水产品贮运保鲜重点实验室成功获得市科技局资助,为本专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服务海洋、服务社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就业率高。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等能力教育,立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复合应用型为主的多元化人才。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工业设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中获各种奖励20余项,学生与教师共同申请了专利7项。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每年有20% 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外各大学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能源交通、国防航天、医疗卫生、食品冷链、工业生产、建筑工程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设备研发、产品制造、工程设计、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去向
2018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2019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2020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海洋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方向)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通晓海洋信息和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海洋信息领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于校本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年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学为海洋信息化方向,其中《计算机网络》《JAVA EE》2020年获得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近三年,学生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多个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科创活动中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
毕业前景
本专业每年有2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学院研究生或到国外知名大学留学深造。学生毕业后能在海洋类行业,以及互联网、信息、金融、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信息化和人工智能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毕业生去向
2020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04
环境科学专业
(海洋环境方向)
学制:4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基础知识、良好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解决环境问题有关的规划设计、监测治理、运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初步研究开发的能力;成为具有分析与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结合学院大海洋学科的特色背景与优势,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瞄准一流专业建设,将环境类工学课程、海洋环境特色课程融入环境科学教学课程体系之中,形成了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本专业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环境保护行业高素质人才。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每年有超过50% 的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或第二学位进行学习深造。学生毕业后可到环境保护、海洋、水产系统的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矿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方面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毕业生去向
5
旅游管理专业
专业介绍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旅游管理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导游大赛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位于秦皇岛校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作为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秦皇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秦皇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为专业实习、就业、科研等方面提供了众多机会。本专业注重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发展,应用型与科研型人才并重培养。
专业实习
就业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文化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会展公司、新业态旅游企业、涉海旅游企业、旅游教育部门、旅游培训机构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滨海旅游规划、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去向
海洋学院欢迎你!
作者| 海洋学院
编辑 | 肖爽
审核| 王亮赵凌云董鑫张金晓倪梓慧刘明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