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 医者仁心照昆仑 守望生命为高原(十)

关注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年5月入党。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01

“生命的保护神”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后考入中国医科大学。1958年,他与妻子响应祖国支边号召来到青海。

初到青海,他便目睹许多人因不适应高原环境而出现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有的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甚至献出生命。而当时我国对高原医学的研究几近空白。

一位在祁连山铜矿工作的四川转业军人的话,让吴天一终生难忘:“我在朝鲜打美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都没把我打死,我到了这鬼地方,这样的鬼病把我就弄死了。”

吴天一下定决心实地采集数据,了解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探索高原病的成因,寻找应对方法。

就这样,他骑上马背,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科考路。他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西部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被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他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为我国高原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国际讲台上应该有

中国学者的身影”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谈到最自豪的事情,吴天一说道:“今后国际讲台上由外国人一统天下来讲什么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人怎么适应的时代要结束了,应该有中国学者来登上这样的舞台。”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65年,他首次提出“成人高原性心脏病”的论点;1979年,他又率先提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论点;他首次证实了我国青藏高原存在慢性高原病的可能,推翻了国际高原病权威人士认为的“青藏高原居民不存在慢性高原病”的观点;他提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青海标准”,成为首个以我国地名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奠定了中国高原医学的世界地位……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1990年,他组织了中日联合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考察队。在海拔5000米进行高山生理实验10天后,再往上走时,日本队员退缩了,而吴天一坚持率领中方团队继续向高海拔冲击,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数据。

此次考察结果——《人在特高海拔的生理研究》论文在国际高原医学界引起轰动,从此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有关青藏高原高原病的防治,终于有了话语权,吴天一也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了“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03

“青藏高原是我的根”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吴天一还在上学的时候,父母便想带他到国外去,他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留了下来,自此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上世纪80年代,吴天一发表的关于“藏族高原适应性”的文章,让失散多年、早已定居美国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辗转找到了他。

父母动员他去美国定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多次表示愿聘请他前往工作。吴天一仔细思考后,决定留在青藏高原。在给父母的信中,他写道:“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儿子离不开正在研究的科研,中国有自己事业的根!”

来源:网络

排版:钟慧敏(新闻中心)

审核:陶庆宇

温馨提示:在浏览““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 医者仁心照昆仑 守望生命为高原(十)”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北本科院校-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 医者仁心照昆仑 守望生命为高原(十)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