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被誉为微笑精灵,同时江豚本身是友善而有灵气的动物,这样的形象符合国际馆设计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园精神。”这是前段时间河北外国语学院韩语专业的赵丽娜同学在担任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时的讲解现场,她面带微笑、得体大方、声音宏亮,讲解细致、耐心温和,赢得了在场参观团的啧啧称赞。据说,她还在组委会举办的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了“银牌讲解员”的称号。
河北外国语学院行政管理学院院长张静介绍说,今年河北外国语学院共为扬州世博会、上海花博会、唐山世博会、雄安绿博会等国际大型展会提供志愿者共计101人。“这些学生志愿者除了需要准确记忆大量的讲解稿进行双语解说之外,还要在日接待10批左右近百人的国际贵宾团过程中,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真实场景的历练,这也很好地践行了学校‘准职业人’的培养理念。”
截止目前,河北外国语学院已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300余次国际活动提供双语讲解员、多语种翻译、礼仪礼宾等志愿者高达万人,学生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攀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来华的国际友人、在华举办的国际赛事以及由国内组织的国际会议不断增多,为让来华国际友人更加顺利融入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河北外国语学院开设了75个语种,语种覆盖欧洲、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亚洲181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93个参赛国的官方语言的。
在语言人才培养上,河北外国语学院倾力付出。目前,是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2022年冬奥会语言人才培养与选拔基地,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唯一承办大学,国家援非工作的外语人才供应基地,河北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等。
张静表示,在未来,河北外国语学院将不断强化外语志愿服务和应急外语服务,不断在世界中为中国争夺话语权,为雄安新区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目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是怎样的?
张静:今年在扬州世博会、上海花博会、唐山世博会、雄安绿博会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共计101人。
问题:学生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张静:主要从事团体的语言翻译以及接待服务讲解工作。像这些参观团主要来自各国大使馆还有国内外的一些商务团,当然还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领导的参观团,总体对讲解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另一方面就是像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各国语种的翻译工作,甚至有的同学还要承担双语讲解工作,对学生来说也是挑战比较大的。当然一些同学比较有创意,那么园区呢还有一部分项目策划的工作。还有一些同学表现比较突出,那么他们担任了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
问题:这些同学是怎么选拔出来的?
张静:首先我们对这些大型展会有一些宣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愿报名。二级学院先进行第一轮的选拔;学院选拔完毕后,上报校级层面进行第二轮的选拔;学校选拔完以后,园区组委会会派专家专门来到我们学院进行专场最终的选拔。
问题:学生们都能很好的适应和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吗?
张静:学生到达园区以后会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培训包括礼仪规范、专业解说词,以及到园区熟悉当地的环境。学生会在岗位上发扬专注、坚持、征服的精神,很快很多志愿者脱颖而出。在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组织的金话筒讲解员大赛中我们学生还进入了前三甲,也有很多同学进入了管理岗位,整体表现还是非常优异的。
问题:在参加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有什么显著变化吗?
张静:首先就是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很大锻炼和提升,尤其是增加了许多专业方面的词汇。再有就是学生主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团,在接待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学生们提升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在学生们实习结束以后,主办方会优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平台,像中青旅或者园区后期的管理和运营等一些国企的岗位也会优先考虑录用这些同学们。在这个岗位上学生们得到了“准职业人”的培训和锻炼,为他们后期的找工作择业也提供了很好的砝码和经历经验。
问题:未来学校关于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张静:因为我们学校有75个语种,一方面继续为全国、全世界的大型会议会展等的国际活动提供翻译服务以及语言翻译人才的支撑;同时我们学校还有十大学科门类,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人才支撑,做好我们智库,发挥人力资源海的作用,为社会服务。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