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来自塞罕坝近百名务林老人的感谢信

河北医科大学,艺考

河北医科大学

2021-8-19 13:17:28 文/施耀 图/黄浩然

关注

近日,学校收到了一封来自塞罕坝林区的感谢信,信中对我校社会实践服务团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创业者、近百名退休职工爱心义诊表示感谢,对我校专家团不远千里,不畏酷暑来到塞罕坝,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耐心细致的敬业精神为林区人民义诊,表示由衷的敬意。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7月中旬,我校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启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庆祝建党百年、建设美丽河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青年师生投身乡村振兴、持续助力健康惠民。

河北医科大学

服务团包括第二医院专家团队、博士团成员、校青马班学员代表、校红十字会骨干以及团学干部等40余人。他们自阜平至塞罕坝,沿太行山一路北上,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口腔健康宣教、党史宣讲会以及红色参观、座谈等多项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当地村民和塞罕坝退休职工、林场职工进行义诊。服务团成员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和塞罕坝精神,在了解省情和感受红色文化中受教育、长才干。

河北医科大学

在实践活动中,服务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承德围场县塞罕家园,在这里居住的都是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们,包括1962年第一批上坝的大中专毕业生、“六女上坝”的陈彦娴老人等。开展活动前,服务团深入学习了塞罕坝59年的建设历史,感受三代塞罕坝人用汗水与坚守书写的绿色奇迹。

河北医科大学

7月15日上午,服务团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为大家义诊。一大早就有很多老人在现场等候,义诊科室包括心内科、内分泌科、妇科、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感染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等。服务团认真问病史、答疑难、讲知识、定方案,返程后,再将老人们所需的药品整理好,一一打包寄送到家。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义诊结束后,服务团的青年师生们与第一代塞罕坝人座谈,听他们讲述“青春”选择和塞罕坝创业故事。交流中,志愿者们深受触动,感动落泪,鞠躬致敬,这趟社会实践之旅也成为了探寻心内答案、锚定青春追求的人生之旅。

河北医科大学

得知收到了感谢信,服务团成员在群中说:

河北医科大学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老人们,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微不足道的事”

“感动,我们更应该感谢老人们,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

“感谢老人们,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

活动结束后,他们这么说:

向上滑动阅览

梦想 在什么地方

总是那么令人向往

我不顾一切走在路上

就是为了来到你的身旁

——公路之歌

临床工作近10年,宣读医学生誓词时的热情逐渐被手术量、门诊量、科研成绩等一系列冰冷的数据指标磨灭,快忘了自己当年为什么要学医……跟随医大团委组织的阜平-易县-围场-赛罕坝-隆化义诊之旅给了我答案。

阜平、林场和围场的义诊很难忘,无论是淳朴的村民还是善良的林场职工,对我们团队都是信任和热情的。这里没有高端仪器和设备,一切回归到医学最本真的“视、触、扣、听”,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关爱在言语与肢体的碰触间流淌。看着患者满意的离开,我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作为医生我想帮助更多的人重获健康,想看到更多的笑容。

一直认为革命英雄、革命精神离自己好远,可是真正踏上英雄战斗过、奋斗过的土地时发现,这一切和我的生活是交织的,我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肩负着同一个使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是用血肉之躯驱逐强敌、坚强意志造万亩林海还是守护人民健康,我们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我们热爱的土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份责任的传承会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不畏艰难,克服困难。

这趟义诊之旅还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医大团委带领的是一支有能力、有责任、有朝气、有情怀的队伍。从他们有序的志愿者服务、生动的医学知识宣讲、昂扬的青年马克思宣讲中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好开心自己的母校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在引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如何去学习去奉献,当孩子们自发喊起“祖国有我”的口号时,我感觉到未来祖国人民的健康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们守护了,而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我要加倍努力。

历经59年,三代人,“种子”伴随着“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海”,升华成“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河北医科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基层送医送药也已经持续了近40年,带领青年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农村牧区,坚持送医下乡不间断,“擎灯”精神的传承发扬,引导着医大青年师生不断进取,做有情怀的人,做有温度的医生。

——我校第二医院 张明乐

向上滑动阅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一棵树变一片“海”,从荒漠变绿洲,要是不亲自感受三代59年创造的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故事,怎能体会艰苦卓越的“塞罕坝精神”。在易县围场和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义诊活动中,有好多都是三代塞罕坝创业者和工作者,在人群中几乎无法辨别他们的身影,可能从我身旁走过依旧神采奕奕的爷爷就是曾饱受风霜的塞罕坝创业者。通过整理病例发现,在众多职业工作者中存在心血管疾病和风湿病的,这是长期恶劣的生存条件和超强度的工作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

在短暂的实践之旅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眼前一望无垠的碧绿,清澈见底的河流,连绵不绝的高山是一代代放弃家庭和事业的志愿者和大学生们不畏生死、夜以继日创造出来的绿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塞罕坝创业生活的真实写照,“渴饮沟河水……严霜镶被边”听着以苦为乐、笑中带泪的创业故事,拿起望海楼上林二代瞭望员林军的电话机,深刻体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定信仰,“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的理想信念鼓舞着我脚踏实地学好医学本领,勉励我们用青年热血传承并打造属于中国的崭新名片,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以平凡之举让青春无悔,留下厚重且珍贵的回忆。

——学生志愿者 黄光云


制作: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耿坤丽、王沛雯

素材来源:团委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北本科院校-河北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河北医科大学-这是一封来自塞罕坝近百名务林老人的感谢信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