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

河北医科大学,艺考

河北医科大学

2021-7-12 15:28:59 文/孙岩 图/戴伟

关注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今天,七七事变84周年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

我们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在中国

没有哪座桥像卢沟桥一样

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

它曾被马可·波罗称为

“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501座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巍然屹立

河北医科大学

然而,关于这座桥的记忆

在84年前被彻底改写

1937年7月7日

借口有士兵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失踪

日军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在遭到中国守军严辞拒绝后

日军武力炮轰宛平城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河北医科大学

日军占据宛平城后留下的照片记录。

从此

日本侵略者手擒屠刀

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大半个中国支离破碎、生灵涂炭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团结起来,愤然反抗

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河北医科大学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被践踏时的屈辱与愤怒

我们永远铭记

华夏大地上

无恶不作的日军肆意横行

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野蛮的无差别轰炸

赤野千里的“无人区”

残暴的“三光政策”

……

日军还公然违反国际法

大肆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

地域遍及十余省

有准确记载的战例上千次

造成数以万计的军民伤亡

河北医科大学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

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

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按照1937年的比价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造成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

而精神创伤则无法用数字加以计算

望不尽的山河破碎

数不完的血泪与苦难

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

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

这一场场英勇悲壮的反抗

我们永远铭记

“七七事变”后第二天

中共中央发出通电:

“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

无数中华儿女不顾生死

为保卫河山抛头颅、洒热血

打响了一场场气冲霄汉的战役

河北医科大学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

黄浦江边,太行山上

芦苇水畔,青纱帐里

千千万万的战士前仆后继

用他们的铮铮铁骨保卫家园

河北医科大学

1937年8月13日,日军挑起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

在平型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

重挫其嚣张气焰

在河北平原

**们埋地雷、钻地道

打得鬼子进不了村

河北医科大学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首战平型关,歼灭日军坂垣师团3000余人,取得抗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在台儿庄,敢死队员浴血奋战

受伤的

从血泊中爬起,继续砍杀

动不了的

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河北医科大学

1938年,中国军队攻入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巷战。

河北医科大学

在我校校史馆的抗战展厅中,也记录了我校前辈们在抗战期间与祖国坚定的站在一起,积极组织抗日救护队,共赴国难的历史。

河北医科大学

1932年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协定签订不久,日本激战分子发动政变,组成了斋藤实新内阁,日本新内阁积极实行资本扩张,将中国的热河省作为战略矛头。热河省位于长城以北,连接东北、华北和内蒙。如果热河被攻占,华北及内蒙将岌岌可危。张学良将华北现有驻军编为8个军团和1个预备军团。其中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被分在第三军团,防守冀北地区。 1933年3月24日,河北省立医学院师生见报中所载,知长城抗战前线战况激烈,伤兵满营,急需救护人才,乃速派孙生桂、任盛章、赫光汉三代表赴二十九军办事处,与二十九军医务处谢处长接洽。据谢处长云:“前方治疗人才极感匮乏,伤兵因不得适当治疗,而殒命者颇不乏人,通县现正组织重伤医院,而治疗人员尚无着落,请贵队速派人来通工作,敝军万分欢迎。”3月28日,在河北省立医学院抗日救护队诸指导员的商议下,决定从三四年级学生中征选一队前往通县参与救护工作,并在全院贴出布告,布告内容如下:

“三岛倭寇,强夺去我们的东三省,又吞并了我们的热河,眼看着整个的华北又要被他们蚕食下去,我们若是仍旧糊涂酣睡,恐怕亡国灭种的惨剧,立刻就在面前表演了!

我们前敌的将士们,喋血枕骨,死拼疆场,他们牺牲了一切一切在枪林弹雨的场合里,替国家争人格,替民族争光荣。他们爱国的精神,真是可钦可佩!

同学们!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前方正需救护人才,我们应该赶紧整队出发救护才算不放弃应尽的天职呢!但是本队因为预备参加保定第二后方医院工作,不能全部离开学校,决定先派一队出发前线,三四年级同学们,有愿意牺牲一切出发救护的,请速到办公处签名,先签到的有优先权,足额后便不能再参加了!

外科主任李文轩博士率领出发,决定明日上午后启程,出发的队员们务请在指定时间,将行装准备妥当,免去临时忙乱。”

救护队三月二十八日

布告贴出不到半个钟头,救护队预定的额数即已报满。3月29日14点,救护队整队出发,学院诸师长和同学均到车站欢送。14点50分,救护队员在众人的期盼遥望中踏上了征途。

河北医科大学

4月6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到通州慰问伤兵,对河北省立医学院抗日救护队大加赞赏:“诸君牺牲学业来与敝军帮忙,敝人万分感激,想诸位不惯军队生活,一定多受屈尊,敝军在前线和敌人拼命,乃是尽捍卫国土的天职,毫无嘉奖的价值,不料各界同胞,纷纷慰劳的慰劳救护的救护,实令敝军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4月9日,指导员李文轩博士因校内外科无人负责,暂返保定处理校务,4月12日二十九军军医处谢处长通知“蓟县军医院继续治疗人才,请即整队前来”,第二天,救护队乘坐北平公安局救护队汽车前往蓟县兵站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

13日下午,到院伤兵甚多,容纳三百人的病房已经被占满,伤兵只能横卧院内,一时鲜血淋漓,骨肉碎烂,呻吟悲涕,情形凄惨,目睹此状,救护队员无不愤恨,火速投入到救护工作中。为了避免引起敌机的注意,医院的作息也做了特别的安排:早七点工作,十一点午餐,晚一点工作,晚四点晚餐。食物由医院供给,与伤兵饭菜相同。除工作时间外,不断到病房慰问,新运到的伤兵不论在什么时间,必定立刻换药,需要做手术者也绝不延误,队员们时常工作到12点以后就寝,其忙迫可见一斑。 自4月13日救护队到院,至5月10日,近一个月的时间,巫祈华、何彬、王作楫、马文会等主任医官做手术数十次,救治伤员上千人。因长期的医疗救护工作,终于被日军的侦察机发现。5月10日上午,两架敌机向兵站医院投射了7枚炸弹,炸死医兵、伤兵、民夫等10人,炸伤医兵、士兵、民夫13人,军医院房屋被炸毁,不得已,医院将伤兵转移至后方,院长决定让河北省立医学院抗日救护队员暂返校舍,结束学年考试后再赴前线工作。 5月13日下午5点,河北省立医学院抗日救护队整队返校,伴随着脑海中的伤兵呻吟声、痛苦声、敌机的轰鸣声、炸弹的咚咚声继续完成学业。

这是当时我校前辈的日志,详实记录了我校抗日救护队的工作情况。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同年9月,保定沦陷,我校停办。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我校师生置生命于度外,抛家庭于脑后,胸怀满腔救国热血,毅然投入抗日救亡工作。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殷希彭、张岩、段惠轩、刘璞、张禄增、马润生等为代表的我校前辈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支援前线,并在敌占区积极为八路军供应医药物资,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他们那“共赴国难”的信念和“救国图存”的爱国精神值得我辈永远铭记、学习。

今天,七七事变84周年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

我们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民

最懂得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对祖国的捍卫与热爱

对和平的维护与珍惜

从未动摇

河北医科大学

今天,让我们向所有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制作: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吕森、石玲瑞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北本科院校-河北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河北医科大学-84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