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涛,男,中共党员,行政管理硕士,中级就业指导师,经济贸易学院辅导员,2017年入校,曾获“河北省骨干辅导员”“河北省暑期大家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2007年工作以来,14年一直扎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上班在岗、下班在职”是他的工作常态,“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工作怀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抱有一颗责任心”是他多年来的工作初心。
NEWS
提升创新能力 做学生的引领人
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繁忙且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更需与时俱进。担任辅导员以来,刘光涛老师以“明方向”“精业务”“实效果”作为工作努力方向,以“跟紧上级党委工作部署,保持政治敏锐度”“服务关心学生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了解兄弟院校先进做法或典型事迹,促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作为具体抓手,全心全力解决好各类学生问题。
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这一工作难点,刘光涛老师将学生工作与党建、团建工作紧密结合,注重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希望青年学生通过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社会支教等活动,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2019年,他亲自带队去往沧州杜林乡中心小学支教,以身作则带领团员们为孩子们教授知识、开阔眼界、培育创新观念,引领支教团学生用“以心相交,以美启德”的行动践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此外,刘光涛老师始终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自2017年入职学校以来,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完成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银奖1项。
NEWS
帮扶困难学生 做学生的贴心人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自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刘光涛老师就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走进学生中间,才能关注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成为知心朋友。为把工作做细、做实,他不分昼夜、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平日里,他会主动找同学谈心,在学习上指导、在思想上引导、在心理上疏导,帮助同学增强学习信心、树立长远志向。
帮扶家庭困难学生,是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深入了解家庭困难学生情况,刘光涛老师十分重视“大家访”活动,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电话家访、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贫困学生情况,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更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鲜活和温暖。在做好日常资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刘光涛老师还会主动为贫困学生联系兼职,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因为他深知只有让学生自食其力,方能有效增强这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暂时的困难。2018年7月,刘光涛老师所带班级学生诊断患上自身免疫性脑炎,在治疗上需要花费昂贵费用,消息一出牵动全系师生的心。作为班主任,他深知该同学的家庭条件十分贫困,第一时间为该同学组织各类捐款,此次捐款得到了河北金融学院校友的大力支持,筹集各类善款十余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治疗,该同学顺利病愈。
NEWS
促进学生就业 做学生的引路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能够成功就业是学生报答父母、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诠释,自然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为此,刘光涛老师不断总结、理顺就业工作过程,凝练了就业工作“一五一十”(建立一个机制: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划分五类群体:精准不同群体职业意愿、分类指导;明确一个目标:提升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为目标;通过十项举措: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推介工作)工作方法。他常常利用QQ群、微信等渠道帮助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学生投身实践。此外,刘老师十分热衷于就业素养提升服务工作,并将其贯穿学生工作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意愿情况调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初步规划、通过开展就业素质提升系列活动、扎实学生就业基本功等,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NEWS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刘光涛老师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埋头苦干,默默地把点滴心血都倾注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争做用“心”点亮学生成长路程的一盏明灯。
NEWS
来源 |经济贸易学院
图文排版 | 郑丹阳
校对 |耿欣雨 刘灿
责编 | 樊颖
策划 | 王黛鑫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出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