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级环设专业第四批次写生记录
——马氏庄园、中国文字馆实时记录
#写生实训
艺术可遇不可求,它不会因为你是平民而对你视若无睹,也不会因为你是王公而对你青眼有加。天时未到,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使艺术品诞生。——惠斯勒
课程名称:写生采风
参与人员:环境设计20-7、环境设计20-8、环境设计20-9、环境设计20-10。
指导老师:徐江跃老师、袁卉老师、徐云娇老师、刘洋老师。
写生地点:马氏庄园、中国文字馆
弹指之间,同学们已经结束了第三站的旅程,开始前往第四站,也是终点——马氏庄园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绝非只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它是大众的,只要是真心追求真善美、敞开心扉欣赏艺术的人,艺术的大门始终为他们敞开着。艺术不该让人望而生畏,更不该让人不屑一顾,艺术应该真实地走近每个人的身边,走进每个人的心里,成为心灵与心灵沟通的语言,成为感悟生活、体验成长的工具。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
走在马氏庄园里,你可以深刻体会到这是一座融合了精美建筑和深厚人文历史的庄园。门窗上、房檐下,木刻砖雕繁多,富丽堂皇,雕刻中有花鸟走兽、人物楼台,房顶的两脊装饰有波浪花卉,布局严谨、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叫人目不遐接,同学们有一种穿梭进历史的感觉。
中原地区有很多著名的大宅门,巩义康百万庄园、商水叶氏住宅等都属于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原阳夏家大院,规模稍逊;禹州神后镇等地攻防兼备的碉堡式独体建筑,又是另外一种形式。这些建筑,各有各的特点,而马氏庄园未露脸时,就以“中原绝无仅有的封建官邸”的封号告知世人。
慈禧太后曾经去过马氏庄园,她的下榻处位于中区中路的第三进院正房,这里曾是马丕瑶继母杨氏晚年的旧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及包括马吉樟在内的一班护驾大臣仓皇逃往西安避难。翌年,由西安返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1日抵达彰德(安阳),在马吉樟的预先奏请下,慈禧太后准于下榻马氏庄园,其榻用黄花梨木制作而成。该厅木隔扇上还篆刻有“眉寿无疆”的字样。
光绪皇帝下榻处在慈禧太后下榻处的后院东厢房,其榻用黑檀木制成。马吉樟在为父、母守孝及武昌起义后回家曾在此居住。
享堂为马氏家庙的主要建筑,名曰“聿修堂”,五间硬山顶式灰瓦房,前带廊。内设马丕瑶以上四代祖先神龛、牌位及祭器等。堂前建一宽敞的祭祀平台。
中区中路二门内设置木屏门一道,门扇上刻有马氏家训,为马吉樟所书之隶书。马氏以《易经》的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为家训。其大意是:女主内,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长对家人要严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各尽其责、各尽其道、和睦相处、天下安定,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
上午的旅程结束,午休过后,同学们开始前往下一站——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
跟随导游的步伐,我们走到甲骨纪事地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字体的甲骨文,同学们尤为震撼,继续前进,观赏了钟鼎千秋,里面主要展示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金文。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有大量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各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尽管有文献记载的描述,但是因为缺乏具体的形象,人们不可能真切地了解其历史特征。只有文物,才能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
历时八天的写生之旅就此结束了,从新乡的万仙山到安阳的马氏庄园,同学们用画笔画出了历史岁月的变迁,画出了自然的美丽,一路上有说有笑,一路虽辛苦,但收获满满,我相信同学们不会忘记这趟旅程,后会有期。
排版:陈家彦
审核:韩 瑄
终审:文物与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
出版:文物与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