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2021年我校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帮助考生及时、全面了解我校最新招生政策,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和综合实力;详细、深入讲解各学院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科研能力、就业前景、文化活动等多方面信息。学生处招生办公室在6月21日-6月23日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正式启动“院长大直播”活动,现邀请到我校13个学院(系)院长(主任)做客“学院零距离,筑梦石铁大”网络直播间,介绍院(系)整体情况并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在线答疑,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权威、最专业、最精准的志愿填报服务指南。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王 辉 教授
时间:6月23日 09:00
经济管理学院
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6个系、3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中心,开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4个专业)、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包括金融学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8个本科专业,是全校开设本科专业最多的教学单位;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0余人,52%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在校本科生28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150余人、在职研究生200余人;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学、工商管理(MBA)、物流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MEM)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外国留学生BBA项目和MBA教育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类。“工程建设管理研究基地”被认定为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拥有系统齐备的资料库、案例库、数据库资源,建有能支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BIM实验室、工程造价复杂系统虚拟实验室等12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927平方米,设备总值996万元,图书文献资料丰富,文献电子数据库齐备,能够检索和下载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以及硕、博学位论文。本科和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
学院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近五年来,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30余项,质量工程项目9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项,省级教育创新高地2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同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各1项;工程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物流管理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本科专业评估(论证),近年来学院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在BIM建造管理、智能会计、智慧物流、金融科技进行专业方向试点,满足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研为导向,年均发表论文近百余篇,每年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局级课题研究百余项,近5年课题经费达到1000多万元,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等各类政府奖项达30余项。
多年来,学院坚持“服务社会、办出特色”的方针,共培养近两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6%。每年的就业反馈信息显示,我院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我国大型施工企业、铁路系统单位培训各类管理人员近2万人,为 “一带一路”、“高铁做出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卜建清 教授
时间:6月23日 10:00
交通运输学院
简介
交通运输学院成立于2000年,设有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和智能交通3个系,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研究所,以及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5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4名,博导、硕导36名。学院在册全日制本科生1281人,硕士研究生353人(其中全日制270人)、博士研究生54人、博士后3人。
学院学科建设成果显著,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现为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安全与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开设交通工程、交通运输2个本科专业,按交通运输类招生。交通运输类专业获评河北省交通运输专业教育创新高地。交通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入选河北省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道路交通规划》《铁路行车组织》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站场及枢纽》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学院秉持“纵横交融,通达致远”的院训,立德树人,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构建“红色交通、创新交通、平安交通、人文交通、励志交通”育人体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鲜明,成绩突出。2020年学院荣获“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辅导员中4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省辅导员年度人物,2人次入选省高校骨干辅导员人才库,学院团委荣获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3个班级获评省级先进班集体,110余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百余名学生在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和河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与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郝如江 教授
时间:6月23日 15:00
机械工程学院
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我校最先创建的骨干院系之一,具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2019年9月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为河北省首批党建标杆院系。
学院现有在校生2805人,其中本科生243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67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年达到97%以上,涌现出2位院士及一大批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9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5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6人、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3人。
学院下设6个教学系,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央企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予权,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6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河北省资助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20年通过了住建部的专业评估;“专业制图”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同时被河北省教育厅推荐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为核心的专业群被评为河北省装备制造类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长期面向国内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工程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形成了隧道掘进装备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机械系统动态设计与优化、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机械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6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主持和参编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获国家级奖励9项,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15年起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
学院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知识基础、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连续多年保持高就业率。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国企工作的知名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四个专业,在第二学期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进行专业分流。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王立军 教授
时间:6月23日 16:00
外语系
简介
外语系于2002年7月在外语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承担着英语专业、全校本科、硕士、博士、继续教育学院等外语教学任务,以及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主要语种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外语系精心打造英语专业特色培养,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翻译、文学和语言学。课程设置有:翻译、语言学、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育等。外语系拥有一批素质高、教学基本功扎实、责任心强的专业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6人,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21人,拥有博士学位7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 常年聘请外籍教师8人。
外语系配备有先进的语言实验教室16间,设有同传室、翻译实验室等。学生通过实验室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终端共享校园网语言平台及多种类资源库。
外语系继承和发扬原铁道兵军校的优良传统,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宗旨,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宽厚、严谨、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亐道远 教授
时间:6月23日 17:00
文法学院
简介
石家庄铁道大学文法学院组建于2001年初。学院承担文法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相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任务。现设法学、汉语言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560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法学、汉语言文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法学第二学位专业。
学院有一支爱岗敬业、拼搏进取、业务精湛的专职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70%,全部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院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教学标兵7人,河北省十大青年法学家1人,国家铁路局法律类专家2人,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1人、河北省检察院特邀监督员1人、河北省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特邀委员1人,多名教师在中国法学会下属研究会担任理事,在河北省法学会及下属研究会担任会长、副会长及常务理事、理事等社会职务。近5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大刊理论版发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铁路局重大课题3项,其他各类研究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根本,充分发挥工科院校优势,不断强化专业建设,重视学生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文科专业人才,努力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学院共开设各类课程100余门,其中1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1门课程为河北省一流程。建立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石家庄)律师事务所、西柏坡纪念馆、河北日报社等二十余家文法类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法学实验室能进行心理学、物证技术、法医学等实验,设有标准的模拟法庭。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日常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注重通过细致入微的党团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高就业率、高升学率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受到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赞许。学生以“下得去、沉得住、能吃苦、发展快”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同。多年来,法学专业学生在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务员考录中一直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前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法学。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每年皆有多名同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学府深造,研究生入学考试上线率每年均保持在5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朴春慧 教授
时间:6月23日 18:00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简介
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院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基础知识扎实、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IT人才。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工程、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河北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被评为河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铁路行业、地方企业等科研项目140项,科研经费3500余万元,发明专利转化120万元,出版专著及教材11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总投资3000多万元,拥有河北省电磁环境效应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省级创新高地等平台,建有虚拟化桌面云暨高性能计算中心、高性能科学计算、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网络攻击与防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实训、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铁路信息技术等实验室。学院与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共建“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与河北省建设信息中心、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共建“住房城乡建设大数据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建设“铁路信息技术工程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人,博士学位教师40人。拥有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1人,校“优青计划”入选者4人。在校本科生171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2人,留学生30人(本科生28人,研究生2人)。
6月23日
“铁大·院长大直播”
赵维刚 教授
时间:6月23日 19:00
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
简介
2021年5月,为满足交通工程行业、城市公共安全及工业企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化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成立。该学院由国防交通研究所(始于1988年)、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始于2001年)、安全工程系(本科培养始于2003年)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优势单位重组而成。
学院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科教融合为途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高端定位,高位运行,学院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精神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高层次安全与应急保障人才。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设有2个系、2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中心,现有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专业,“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0余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6%;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青年托举人才1名、省管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三三三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0余人。
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实力雄厚,建有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交通应急保障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优越。近年来,学院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应急保障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重点课题80余项,其他横向课题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已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共计600余人,综合就业率100%,毕业生供不应求。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安全工程专业和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在第二学期末根据学生志愿和综合成绩进行专业分流。
石家庄铁道大学招生办出品
联系电话:0311-87935166传真电话:0311-86852774
电子邮箱:stdzb@stdu.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