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又是一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到了
祝大家端午安康
作为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古人眼里
它是“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的动人景致
也是“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的传统民俗
在现代人眼中
它是“船争先后渡,
岸激去来波”的龙舟竞速
也是“粽香筒竹嫩,
炙脆子鹅鲜”的美味大餐
在悠长的岁月中
人们赋予它端阳节、五月节、
龙舟节、解粽节、屈原日等
近30个别名
无论是纪念
楚大夫屈原以身殉国
还是感念东汉孝女曹娥
投江殉父,孝心可嘉
端午节都饱含
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
都是华夏儿女
共同的精神原乡
又是一年五月五
这次不如和小编一起
了解端午知识
感受传统佳节的魅力吧
点击选项答题查看
绝密
★
启用前
端午知识小测试
(全国卷 端午版)
考试规则: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下列不属于端午习俗的是?
A. 避五毒
回答错误
解析: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的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大量繁殖,易咬伤人,所以端午节的不少习俗都是和“避五毒”相关。
B. 沐兰汤
回答错误
解析: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 耍龙灯
回答正确√
D. 吃粽子
回答错误
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 幸福吉祥
回答错误
B. 驱瘟解毒
回答错误
C. 避邪驱瘟
回答正确√
解析: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
D. 纪念白蛇
回答错误
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
回答正确 √
解析: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B.一种装饰
回答错误
C. 治病防身
回答错误
D. 吉祥如意
回答错误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 晋代
回答错误
B. 春秋时期
回答正确√
解析: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食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C. 南北朝时期
回答错误
D. 商周时期
回答错误
5.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 象征牛 祭祖
回答正确√
解析:最初粽子做成角形是因为早期百姓盛行以牛角祭天,粽子做成角形比较像牛角,所以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
B. 象征剑 勇猛
回答错误
C. 象征果实 丰收
回答错误
D. 象征塔 健康
回答错误
6.一些地区端午节的风俗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祛毒?
A. 香草
回答错误
B. 苇叶
回答错误
C. 菖蒲
回答正确√
解析: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一般会在门上插艾草和菖蒲等植物,将几根艾草和菖蒲用红绳扎成一束,然后悬挂在门框上,有驱除毒虫的作用。
D. 荷叶
回答错误
7.粽子最早叫什么
A. 米角
回答错误
B. 米包
回答错误
C. 角黍
回答正确√
解析:粽子最早叫角黍。《本草纲目》上记载:“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D. 米黍
回答错误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又是绿荫浓密仲夏时又是一年端午到在这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农大祝福你端午安康
部分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网络
编辑 | 刘明炜 梁子璇 许昊天 肖爽
图片| 刘思辰 韩知言刘紫宇王佳天
审核 | 王亮 赵凌云张金晓宋倩倩段红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