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位于琼海市嘉积镇万石坡。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蒙钟德 摄)
1931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乐四区赤赤乡内园村(今琼海市阳江镇内园村)成立,这就是“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第一支女子军连队。全连103人,除了两名年纪较大的庶务、挑夫和一名小号兵是男性外,其余都是苦大仇深的农村妇女。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后,师部派女教官王少梅指导她们进行军事训练。她们不怕苦、不怕累,苦练杀敌本领,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队伍中出了不少神枪手。最初,师部给女子军特务连的任务是站岗、放哨,保卫红军师部和琼崖苏维埃政府领导机关,看守犯人,必要时也配合红军主力作战。由于当时国民党军经常进犯,部队作战频繁,女子军特务连先后参加了攻打文市、学道、中拜、会界等战斗,特别是在沙帽岭战斗中,女子军特务连机智灵活配合红三团主力作战,打出了女子军的军威。
信念与追求(冯清统雕塑)
随着女子军特务连声威大振,要求参军的妇女越来越多,于是中共琼崖特委决定扩编女子军特务连。1932年春,中共琼崖特委将女子军特务连从乐会四区调往琼东四区,在红军独立师师部担任警卫任务,归红一团建制;抽出一个排,吸收女青年扩编为女子军特务二连,归红三团建制。女子军特务连除了战时英勇杀敌外,还配合当地苏维埃政府深入到各村开展活动,是一支十分活跃的宣传队。1932年,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女子军特务连英勇杀敌,特别是在马鞍岭阻击战中,英勇顽强抗击敌人,为特委机关的安全转移赢得宝贵的时间。同年底,由于琼崖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失败,女子军特务连一部分英勇牺牲,一部分失散,连长、指导员等被捕入狱,女子军特务第一、二连先后解体。这支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组织完整、纪律严明、斗争英勇的妇女武装队伍,尽管战斗历程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它深刻反映了琼崖革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世界妇女争取解放斗争的光辉典范。
纪念园雕塑(许德长 摄)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于1998年由海南汇海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纪念园由和平广场、纪念广场、纪念馆、旅游服务区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亩。和平广场位于纪念园的正中前沿,可容纳数干人;广场正中舞台背景是一组女子军竹笠、军号、和平鸽、砸断的锁链等巨型雕塑。纪念广场位于纪念园的西北侧,广场上有展现红色娘子军战斗历程的浮雕墙、栽培纪念树的园地与观看红色娘子军战士曲艺表演的场地。200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拨款300万元,增建红色娘子军纪念馆。纪念馆共三层,位于纪念园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77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纪念馆前庭上矗立一座巨型的红色娘子军战士雕像,雕像庄重威武,英姿飒爽。
红色娘子军纪念馆(许德长 摄)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于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3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4月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09年11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布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5月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公布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2010年1月被中共海南省纪委、海南省监察厅公布为海南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2015年12月被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公布为海南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16年11月被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列为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
地 址: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万石坡(东线高速公路琼海官塘入口处)
转自丨琼崖史志微信公众号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