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迎春送残蜡
一年结局在今宵
今天便是农历大年三十
在此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步步高升
辞旧迎新
共庆新年笑语哗
春风化雨润桃李 培根铸魂育新人
--2020年海南师范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0年,战疫、自贸港建设、就业,一项又一项工作考验着海师师生。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然排名全省公办本科高校第一,征兵工作考评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校党委宣传部代表学校获得海南省“椰树杯——我参与我奉献”全民大行动先进组织……
一个又一个荣誉,凝聚了海师人的辛勤的汗水,每个海师人都了不起!
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校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20年,学校获批海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9个项目入选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项目。建成1个“全国三全育人标杆院系”、3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省新时代“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省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发挥了党建示范作用,进一步推进了全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坚持培根铸魂,照亮师生前行的道路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校党委书记李红梅指出,育时代新人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通过系统学、创新方式学,重温《共产党宣言》等理论原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系列重要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讲话和文件精神,学习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及省委七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关键少数人”的理论水平,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筑牢理论根基。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共产党宣言》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我校各部门听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校长办公会研究落实《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
为了帮助青年大学生把准人生方向。学校全年组织校级领导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1次,专家宣讲15次。全国“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到校作《不忘初心 爱国敬民》主题讲座,原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的讲座,激发学生爱国报国之志,勇担时代之责,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全国“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海师
李肇星受聘海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并做专题讲座
李从军来我校作《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专题讲座
坚持常态化建设,文明校园创建取得重大收获
2020年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师生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加强。我校承办的新年音乐会,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肖莺子的书面表扬。
我校召开文明大行动暨创建全国高校文明校园工作推进会
强化宣传教育,答好战疫大考答卷
李红梅面向两万师生宣讲的报告《在党的领导下夺取战“疫”胜利 在时代大考中书写青春答卷》被评为“2020年全国基层优秀理论宣讲报告”;校长林强主讲的“开学第一课”《抗击新冠肺炎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启示》深受大学生喜爱。
李红梅为两万师生开讲“开学第一课”
李红梅参加中宣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并获评“2020年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林强主讲“开学第一课”现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四个自信”》《疫情防控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7部教学视频,向大学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案例,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校学生在家收看“思政大课”
疫情期间,学校1677名师生党员、离退休党员踊跃自愿捐款累计313316.68元支持疫情防控,展现了海师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学校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和思政育人工作典型材料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彰显了一所高校的育人示范作用。
我校孙丹妮同学进行返乡人员登记工作
建好主渠道,提高思政课育人有效性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关键。学校坚持争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建好思政课搭好台。提炼出“五导一体”思政课育人模式,《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研究》入选“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此外,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其他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不断发挥专业课育人作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育人成绩显著
过去一年,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中。出台了《海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举办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好,通过实施“双五百”人才工程,鼓励学生顶岗支教,引导大学生提高师范技能,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服务社会理念。
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授牌仪式
海师655名实习生分赴海南12个市县顶岗支教
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欢送
“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大手拉小手”结对子教育扶贫项目被推荐参评省“社会扶贫典型案例”和团省委“共青团扶贫基层案例”,得到了省委副书记李军的肯定。
李红梅一行观摩亚欠村小学生练习书法
2020年,校团委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在“趁年轻 去基层”2020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等活动中多名大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获得国家级荣誉;《“榕树计划”实践育人平台》等被选为“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心理学院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第一阶段工作
我校2020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国家级荣誉
新闻宣传推陈出新,学校形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校园新闻奏响正面强音,激荡奋进合力。全年在校园网发布稿件668篇,在学校官微发布抗“疫”、毕业季、校运会等主题推文376篇,发现校园之美、讲好海师故事。
外媒发声,记录海师昨天的辉煌。2020年,在海南日报发布
《聚天下英才 圆强校之梦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海师力量》、《琼岛名校 教师摇篮 海南师范大学热烈欢迎莘莘学子》、《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立德树人 海南师范大学全力争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尊师重教传薪火 立德树人赢未来》、《雨露滋润 桃李枝头蓓蕾红——海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纪实》、《发挥教师教育特色优势 服务引领海南学前教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七个专版
每一个专版刻录了昨天海师人奋斗的亮点和骄人成绩!
学校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海南电视台、海南日报、人民网等省内外媒体报道560余条。其中《中国教育报》报道发布《海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与村民共渡难关》《携手成长 助力乡村教师发展——海南省“双五百”人才工程师资培训项目实施15年回顾》等文章,进一步塑造了学校良好的育人形象。
《海南日报》发布《聚天下英才 圆强校之梦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海师力量》
《海南日报》发布《琼岛名校 教师摇篮——海南师范大学热烈欢迎莘莘学子》
《海南日报》发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加强党的建设纪实》
《中国教育报》发布《携手成长 助力乡村教师发展——海南省“双五百”人才工程师资培训项目实施15年回顾》
主动作为,瞄准自贸港发展需求育人育才
作为省属高校,海南师范大学做好思政工作的目的之一,在于为地方发展培养可用之才。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积极抓好“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宣传教育活动。李红梅主讲的“开学第一课”《相聚海之南 逐梦自贸港 争做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使全体师生对自贸港知识有了深入了解。承办“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乡村振兴和抗疫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进一步增强师生为投身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李红梅为全校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乡村振兴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举行
2021年,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大庆。百年大业,像一泓清泉,流淌着岁月之歌。新猷大业,似一把火炬,引领着前行之路。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李红梅号召全校师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凝心聚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往期精彩回顾:
春节同庆,海师版红包封面来啦!
海南师范大学校长林强新春寄语
——HUUN——
图文 | 海南师范大学
排版 | 陈奕桦 刘国昊 刘子铭
责编 | 邓山河 曾丽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