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已经过半,大学生们也逐渐习惯了独立生活。但常言道“人在寝室坐,诈骗天上来”,开学后的这一段时间也成了诈骗高峰期。大家一定要注意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各位海师的小伙伴们,前段时间你们是否有人收到过下面的信息↓
收到的那一刻,是否有人开始慌张、无措,完全信任了短信里的话?
如果你是这样的反应,那么你的防范意识还亟待加强。经过证实,这其实是一种以学院名义骗取学生个人信息的诈骗手段。
近期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不法分子行事猖獗,以下是最近部分警情通报:
10月17日09时至18日09时,共接诈骗警情5宗:
17日17时53分海师18级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某被对方以消除其小米贷帐户为由骗取其7000元。
17日18时36分海经贸2020级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1班学生陈某某在网上兼职刷单被骗13998.94元。
17日19时26分,琼台师范20级视觉传播学生陈某某被对方冒充同学QQ骗取其7000元。
17日20时28分,海师19级经济管理学院黄某某称在学校找同学报考普通话考试被骗。
17日21时42分,海经院19级华东影视学院学生赴某被对方冒充快手小店客服以取消业务为由骗取其8482元人民币。
10月24日09时至25日09时,共接诈骗5宗:
24日20时08分海经院一女子称被骗2700元。到场了解系海经院2020级广播电影编导专业学生被他人冒充淘宝客服被骗。
24日20时17分海南师范大学一女子称被骗3900元。到场了解系海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20级2班学生,被冒充圆通客服的不法分子实施诈骗。
25日凌晨0时19分许海南师范大学一女子称被骗999元,到场了解系海南师范大学20级师范英语专业2班学生,被冒充抖音抽奖的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25日0时21分许海南师范大学一女子称被骗400元,到场了解系海南师范大学20级师范英语专业2班学生被他人在闲鱼购买物品被骗。
25日凌晨3时33分许,海口经济学院一男子被骗十万,到场了解系海口经济学院南航电影学院一辅导员被他人以曝光隐私照片为由进行诈骗。
一件件警情触目惊心,来之不易的钱财转眼就被大风刮走。关注财产安全,提高警惕和防备十分重要,但诈骗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又该如何识别和应对呢?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份防诈骗指南,教你如何识别常见的诈骗手段,小伙伴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Q1
一、兼职刷单类诈骗
骗子常常打着“轻松”“高薪”的旗号,吸引学生做兼职的刷单。在小金额的尝试中,骗子往往会让受害者获得一点小回报,但之后便会逐渐引诱其进行高额投入,最终血本无归。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兼职刷单是诈骗。而且刷单、刷信誉等行为已被明令禁止,并非正当的兼职。
面对这类诈骗,大家务必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Q2
二、校园贷类诈骗
常见的校园贷类诈骗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是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许多费用,在收到学生的支付款项后即将其“拉黑”不再联系。
二是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和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从中诈骗学生。
还有一种更为极端的手段,不法分子会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便以此威胁,勒索钱财。
小伙伴们一定要理性消费,拒绝校园贷,千万别掉入陷阱里,当身边的人陷入其中时也应及时规劝。
Q3
三、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所有诈骗方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种类也数不胜数。它通常是指通过电话、网络或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应对这类诈骗的方法就是时刻保持理性,在涉及钱财的问题上提高警惕,不确定的消息要进行多方核实并注重个人信息的保密。
除了以上常见的诈骗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比如学校门口的天价切糕,上门而来的各种推销,路上被人拦着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面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骗局,我们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提高警惕,保持理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情况紧急时立刻报警寻求帮助。愿大家收下这份防骗指南后都能和骗子说拜拜~
—HNNU—
文字| 刘怿怡
图片| 来源于网络
排版| 刘子铭
责编| 曾丽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