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榕树讲座计划
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活动1
主讲题目:华语电影中的音乐全球化
主讲人:段善策
时间:2020年11月2日(周一)16:00—18:00
地点:桂林洋校区公共503
主办单位: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主讲人简介:段善策,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亚洲电影生产与传播、影像性别与跨文化研究等。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影评几十篇,主持地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省文联委托横向课题1项,电影节展和旅文厅影片评审专家。
活动2
主讲题目:课业、专业、职业——新闻本科学习中的挣扎?
主讲人:李杉
时间:2020年11月3日下午14:30-16:00
地点:桂林洋校区文学508
主办单位: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主讲人简介:李杉,女,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新闻专业主任。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传媒产业与媒介发展。近几年出版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主持多项相关课题。
活动3
主讲题目: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子需掌握的技巧与实操
主讲人:卓兰花
时间:2020年11月3日上午10:00-11:40
地点:桂林洋校区文学楼402
主办单位: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主讲人简介:卓兰花,女,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专任教师,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学、新闻实务等。教授《新闻编辑学》、《新闻报道策划》、《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等新闻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曾在党报从事新闻记者、主编、执行主编工作20年,历经多次大型策划活动报道、亲历许多重大突发事件采访与写作,采写见报多篇**新闻报道。见报新闻作品40余万字,获得国家级、省级新闻作品奖项40多项,个别新闻作品奖项收入《中国新闻年鉴》,出版个人作品集1部,发表十余篇新闻业务或学术论文。
活动4
主讲题目: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
主讲人:王静
时间:2020年11月5日上午10:00-11:40
地点:桂林洋校区外语楼403
主办单位: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主讲人简介:王静,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讲师,海南省社会舆情与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网络舆情、数字营销。先后在WPP集团、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等多家广告公司、媒体与研究机构工作。在《学术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现代广告》等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先后主持了《新媒体平台的公民表达与舆论纠偏研究》、《海南省社会舆情年度蓝皮书》(2017)、《海南全球媒体形象研究报告》、《海南网红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一系列课题,撰写的多篇舆情报告被中宣部、海南省委宣传部采纳。
活动5
主讲题目:新闻学子社会实践中的调查技术——思路与行动中的观察与访问
主讲人:王庆
时间:2020年11月6日下午14:30-17:30
地点:桂林洋校区文学306
主办单位: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主讲人简介:王庆,主要研究方向:舆论学、危机传播、意识形态与文化传播等。近几年出版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主持多项相关课题。
活动6
主讲题目:新闻学子社会实践中的调查技术——从行动到作品中的素材使用
主讲人:李杉
时间:2020年11月6日下午14:30-17:30
地点:桂林洋校区文学306
主办单位: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主讲人简介:李杉,女,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新闻专业主任。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传媒产业与媒介发展。近几年出版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主持多项相关课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
活动1
主讲题目: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主讲人:谢丹
时间:2020年11月5日 上午9:00
地点:桂林洋马院大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主要教授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10多项。
活动2
主讲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主导意识形态的微观实践研究—基于语文教科书的历史考察
主讲人:张欢
时间:11月3日19:00
地点:桂林洋马院大楼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张欢,女,四川渠县人,中共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成员、共青团海南省委讲师团成员、海南省“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团队”成员。2014年曾赴英国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台湾亚洲大学访学。2017年加入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本科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研究领域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等;曾在Educational Science Theory & Practice 、《社会科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课题十多项;2018年获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9年获第三届海南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术论坛高等院校分论坛论文一等奖;指导的学生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多名本科生考上985、211硕士研究生。
活动3
主讲题目: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情与法
主讲人:李哲漫
时间:2020年11月3日(周二) 下午2:30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201
主讲人简介:李哲漫,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讲师,经济法学硕士。主持完成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4项校级课题项目,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发表《让法治精神滋养大学生》、《论网络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等文章,参与编写教材《公民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部,出版学生工作相关专著一本。
心理学院
活动1
主讲题目:与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
主讲人:袁晓琳
时间:2020年11月4日上午9:00
地点:田家炳303
主讲人简介:袁晓琳,女,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完成海南省社科联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介绍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问题的分类,如何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
活动2
主讲题目:与压力共舞
主讲人:袁晓琳
时间:2020年11月4日下午15:00
地点:田家炳303
主讲人简介:袁晓琳,女,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完成海南省社科联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介绍压力的内涵、反应、如何看待压力,根据压力的来源如何寻找适当的应对策略。
活动3
主讲题目: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以台湾“早疗”之“居家疗育”为例
主讲人:陈丽兰
时间:11月5日 10:00
地点:龙昆南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教304教室
主讲人简介:陈丽兰,女,博士,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儿童认知发展,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 项,海南省社科联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海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含重点1项),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
内容简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人的发展轨迹来看,出生后的最初几年(0-6岁)是脑发育的快速期和关键期,因此对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讲座将从关系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等方面论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的理论基础,从以家庭为中心的概念与原则分析该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结合台湾“家居早疗”方案(手册)分别从感知觉运动、语言、认知、社会性发展和自理能力发展五个领域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的实践与运用。
活动4
主讲题目:来吧!帮ta改变行为—行为分析的应用实践
主讲人:齐琦
时间:11月2日 15:00
地点:田家炳303
主讲人简介:齐琦,女,心理学硕士,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阅读及儿童教育干预研究。
内容简介:
1.行为与行为矫正
2.行为分析与心理学
3.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
4.行为分析的应用实践
美术学院
活动1
主讲题目:《基于学历提升的绘画学科学习方法》
主讲人:吴玲
时间:2020年11月3日(周二)19:30
地点:线上讲座,腾讯会议号:559 670 247
主讲人简介:吴玲,美术学院讲师,绘画系副主任,博士在读,海南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在油画创作与教学研究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级展览及获奖。
内容简介:本报告主要针对绘画专业本科生如何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及美术理论修养,以及掌握相关学科的学习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帮助本专业本科生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有效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活动2
主讲题目:《国际主义风格与无衬线字体设计》
主讲人:张君
时间:2020年11月3日(周二)14:30
地点:美术学院101教室
主讲人简介:张君,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DCS亚洲设计文化学会会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与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设计创新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 项、主持和参与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研究成果先后获海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海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海口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等奖励。
内容简介:本“二战”以前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60 、70 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本次讲座主要讨论国际主义风格对平面设计的影响,重点阐述无衬线字体的风格特征,以及其形成、发展和在当下的演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主讲题目:子午工程激光雷达重力波研究
主讲人:邹旭
时间:11月3日 16:25
地点:公共楼501教室
主办学院:物电学院
主讲人简介:邹旭博士,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拔尖人才”。中科院空间中心博士后,INPE访问学者。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合作发表多篇论文与专著。
内容介绍:中高层大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当今时代,空间科学的研究是彰显各国实力的综合体现,对中高层大气中复杂而多变的重力波探测也进而成为科学界广泛的研究热点。本讲座基于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激光雷达,对我国目前的激光雷达重力波研究进行介绍,并针对海南低纬度地区的重力波研究问题展开探讨。
初等教育学院
活动1
主讲题目:循证教学变革:为何与何为
主讲人:崔友兴
时间:2020年11月4日晚上7:30-9:30
地点:实验楼405
主办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主讲人简介:崔友兴,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海南省拔尖人才,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学术委员会理事、海南省教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学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2部;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内容简介:针对政策规定型、经验主导型、主观决断型和模仿跟风型教学变革的局限,大数据时代教学变革亟需走向循证。它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连续的与动态发展的教学改进实践活动。在大数据时代,推进教学变革走向循证需要以师生健康发展和意义生成作为价值引领;构建具有实质意义的教学变革共同体;建立科学实效的教学变革证据库;营造知证、循证与施证的教学变革的文化氛围。
活动2
主讲题目:美术专项实验训练(三)创意手工
主讲人:何素丹
时间: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晚上
地点:书法实验室(老图书馆5楼)
主讲人简介:国家一级技师。中国沙画家协会副会长,全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测评沙画测委会副会长,海南旅琼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沙画开拓者。
内容简介:讲座内容涵盖创意手工的构成基础和应用案例,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就地取材,将手工材料分为点、线、面、体等方式,如颗粒艺术、结绳艺术、创意纸工,及在如何在教学中灵活设计。
活动3
主讲题目:美术专项实验训练(二)线描装饰
主讲人:李宇
时间:2020年11月3日下午15:00-17:00
地点:书法实验室
主办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主讲人简介:李宇,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硕士,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小学美术教育系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设计师,海口市美术家家协会会员,海南琼台画院艺委会主任。主要从事工笔重彩、书法教育、室内设计研究。
内容简介:本讲座以实验形式开展线描专题训练,解决线描的造型、构图、比例、组织关系等问题,体验夸张、变形、装饰等表现方法。其中涵盖了四个实验小训练。一是“盲画体验”,打破固有造型结构,形成夸张变形的“外廓”;二是“填画体验”,选择装饰性元素,完成初步装饰;三是“拼画体验”,组内适当添加,完整构图拼画;四是“传画体验”,组内接龙绘画,调整画面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活动4
主讲题目:感官联动
主讲人:王诗晴
时间:2020年11月3日上午9:00-11:00
地点:书法实验室
主办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主讲人简介:王诗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美术教育、汉藏佛教艺术等领域的研究。
内容简介:本讲座以我国多感官联动为主题,探索各个感官在不同情境中的体验。其中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感官、联觉、通感,了解多感官学习法。二是以联动体验为案例,分析不同感官与艺术作品的关联。三是基于感官活动,切实体验实际触觉与感官的联系。
活动5
主讲题目:班主任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主讲人:周相玲
时间:2020年11月2日星期一上午9:00
地点:实验楼4楼科学实验室
主讲人简介:硕士研究生学历,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班级管理、小学品德教学。
内容简介: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生活中你离开得开沟通吗?今天你做了哪些沟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没必要的?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什么 ?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言语和非言语。第二部分是实际演练,有效沟通的两个关键的因素是给予有用的信息和收集有用的信息,收集信息的两个重要方法是发问、倾听。通过案例讲解、情境模拟,介绍沟通经验和技巧。
教育学院
主讲题目: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品质问题研究
主讲人:叶芸
时间:2020年11月2日(周一)10:00-11:40
地点:文学307教室
主办学院:教育学院
主讲人简介:叶芸,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法学。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出版编著2部,发表包括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在内的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19项。主持或作为成员参与获得校级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等6项。曾经连续2届获得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十佳。
外国语学院
活动1
主讲题目:英语词汇的多面性
主讲人:吴文妹
时间:2020年11月3日(周二)上午8:00
地点:教703
主办学院:外国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吴文妹,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持1项省社科联项目,2项厅级项目和2项校级项目,另外参与1项省教改项目(第三参与人),参与1项省教育厅项目(第四参与人)。主编一部教材---《美国电影文化体验》,出版1部专著,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4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英文书评。近年来获得2次海南师范大学校级成果二等奖,3次省级多媒体课件二等奖和1次省级外语微课大赛二等奖。
内容简介:本讲座主要讲述英语词汇的多面性。英语词汇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正式语、非正式语、常有语、俚语和委婉语。正式语分为书面语和口语,论文、科技英语、政府官文、政治评论属于书面语,演讲和讲座属于正式口语。大部分词汇属于常有语。非正式语也分为书面语和口语,私人信件、短信、明信片和邮件等是非正式语的书面语,而日常对话就是口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希望找到的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既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是愉快的。
活动2
主讲题目:解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特点
主讲人:吴文妹
时间:2020年11月3日(周二)上午10:00
地点:教704
主办学院:外国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吴文妹,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持1项省社科联项目,2项厅级项目和2项校级项目,另外参与1项省教改项目(第三参与人),参与1项省教育厅项目(第四参与人)。主编一部教材---《美国电影文化体验》,出版1部专著,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4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英文书评。近年来获得2次海南师范大学校级成果二等奖,3次省级多媒体课件二等奖和1次省级外语微课大赛二等奖。
内容简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以卓越的教学闻名于世,本讲座将以《数字素养》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作为例子,解析其本科教学的特点:
(1)全英语小班授课;
(2)无固定教材,而以学术论文作为教材;
(3)教师与学生课堂话语权对半开;
(4)学生课堂小组展示;
(5)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团队精神和创造性。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HNNU-
排版|林景彧
责编|曾丽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