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
盛夏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
小暑为小热,
还不十分热。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
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来听听小暑的声音

▲视频来源于中国政府网
倏忽温风至,只因小暑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
即小暑节气的时候,
由于炎热,
蟋蟀离开了田野,
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节到小暑进伏天”,
今年7月16日入伏,
而7月6日至7月21日为“小暑”,
其间正逢“三伏”的“头伏”。
入伏后,
随着空气湿度增大,
头顶炎炎烈日,
‘上蒸下煮’,
体感‘桑拿模式’开启,
雷暴天气会增多。”
快来登上小暑游轮

▲视频来源于人民网
小暑接大暑,
热得无处躲。
节交“小暑”后,
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
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因焦虑、不安、紧张
而诱发的“情绪中暑”,
及时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
放松心情。
“伏”有“藏”的意思,
此时节应减少外出以避暑气,
保证充分休息,
保持良好睡眠,
及时补水,
清淡饮食,
注意个人卫生。
文字丨来源于人民网,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视频丨来源于中国政府网,人民网
编辑丨邓欣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