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百年瞬间|《克拉玛依之歌》

关注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1958年9月,朱德视察克拉玛依油田,看望三八女子钻井队

1956年5月,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打出的第一口高产油井,已被证实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当年27岁的建工部文工团创作员吕远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他决心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写一首赞歌,但和很多人一样,他连克拉玛依在哪里都不知道。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音乐家吕远

吕远:我在内部看到一个材料上写的是,克拉玛依打出了第一眼高产井。砰!一下子出油了。啊呀,因为你搞创作么,就一定要写,写《克拉玛依之歌》!当时也没有材料,也不知道克拉玛依在哪。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正式开发,当年7月,油田上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21岁的吴淑华担任了女钻指导员。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吴淑华:和男同志全部一样,男同志干什么我们照样干什么。井打完了要固井,一袋水泥50公斤的,每人肩上扛一袋,怀里抱一袋,一路小跑,一刻都不能停,一停那井就报废了。哦呦!那个出油太兴奋了!互相朝脸上抹,你朝我脸上抹,我朝你脸上抹,国家太需要油了!

也是那一年,吕远背着心爱的六弦琴来到兰州炼油厂工地。在这里,吕远近距离接触到了炼油工人,也被火热的劳动场面深深感染。虽然他还没有实地到过克拉玛依,但当时广播、报纸不时播发的有关新闻,让吕远很受鼓舞。在兰州炼油厂工人的描述中,克拉玛依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都看不到,但那里有热火朝天的厂房,有一群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听着这些讲述,吕远把对克拉玛依的梦想和痴迷试着用六弦琴弹唱出来,一首《克拉玛依之歌》逐渐成型。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克拉玛依油田三八女子钻井队合影

《克拉玛依之歌》: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到这里勒住马我瞭望过你,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我赶紧转过脸,向别处走去……

随后,吕远把歌曲交给了歌唱家吕文科,吕文科在北京首演,唱了这首《克拉玛依之歌》。195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放了这首歌曲,从此,《克拉玛依之歌》迅速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克拉玛依之歌》创作者吕远(左)和原唱吕文科

吕远:这首歌写出来以后,反映了当时新中国大家都在希望的一种,中国富强,中国要现代化。所以这首歌很快就流传开来了。

《克拉玛依之歌》早已唱遍了神州大地,但直到1985年吕远才第一次来到克拉玛依。2008年克拉玛依建市50周年之际,吕远将珍藏了50年的《克拉玛依之歌》手稿捐赠给了克拉玛依市。他深情地说,这手稿应当属于这里的石油人,是他们为国争光的豪迈气概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克拉玛依市地标“克拉玛依之歌”雕塑,民间俗称“火凤凰”

《克拉玛依之歌》:我要为你建设再加把力气,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让那大西北变得更美丽。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啊克拉玛依,我爱你……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今日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让新中国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刚刚起步的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而一首《克拉玛依之歌》,激励了几代克拉玛依人在戈壁荒原上奉献青春,也唱出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的豪情壮志,至今仍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来 源:央视新闻共产党员网

版面设计:爱航天记者站|潘月云

版面审核:新闻中心|易崇珍

执行编辑:新闻中心|向爽

校 对:党委宣传部|王中伟

初 审:党委宣传部|王中伟

终 审:党委宣传部|张元均

温馨提示:在浏览“党史学习百年瞬间|《克拉玛依之歌》”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专科院校-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史学习百年瞬间|《克拉玛依之歌》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