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感党恩(62)】红旗卷起农奴戟 ——油画《秋收起义》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官微,艺考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2021-7-11 12:39:15 文/施天瑞 图/黄诗琪

关注

★笃学践行

崇德尚能★

学党史 感党恩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油画《秋收起义》

作者:马常利

油画

200厘米×350厘米

1975年创作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简介:

1927年9月发生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右派政权为目的的伟大的工农武装暴动,是继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共发起的湘鄂赣粤一系列秋收暴动的组成部分。广义上的秋收暴动按时间先后顺序包括鄂南起义、湘赣边界起义、江西莲花起义、海陆丰起义、琼崖起义、黄麻起义及其他一系列工农暴动。狭义上的秋收暴动则特指毛泽东、卢德铭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暴动是秋收起义的别称)。

与上述各次武装暴动先后遭受失败命运不同的是,毛泽东率领的湘费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艰苦转战一个多月,行程四千多里,于当年10月27日登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以井冈山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正确地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苏维埃道路,掀开了土地革命划时代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进入了开辟苏区的光荣岁月,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革命博物馆在1973年为筹备《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的布展,约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参加创作。这次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到1975年陆续完成,马常利先生的油画《秋收起义》即是这次集中创作活动中的优秀成果之一。

创作背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部队按原定计划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向六百公里外的港口城市汕头挺进。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错误并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这是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时刻而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会议发布了著名的《告全党党员书》,清算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号召党员开展斗争。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毛泽东在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当会议讨论到秋收起义打什么旗帜的问题时,毛泽东指出:“国民党的这块招牌已经无用,这次要鲜明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会议停止了陈独秀的职务,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八七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的转变,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会后,瞿秋白问毛泽东是否愿去上海的中央机关工作,毛答以不习惯住高楼大厦,准备上山去交“绿林朋友”。“八七会议”在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忽视了来自另一种倾向即“左”的可能,这就为“左”倾冒险主义敞开了门户。

“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暴动。会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与彭公达一同前往湖南,负责改组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暴动。8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湖南省委常委的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在长沙的沈家大屋召开省委会议作出决定,并组织了行动委员会,为秋收暴动进行准备(一说会议地点在苏联驻长沙领事馆)。毛泽东在会议上就两个重要问题一事问题与土地问题说:“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要能全部抓着农民,必须没收地主的土地。”

起义军兵分三路、会攻长沙的原定计划,很快即遭受挫败,5000人锐减为1500人。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召开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强烈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果断改变行动方向,毅然决定转入江西,把起义军转移到南去170公里的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在敌人统治力量较薄弱的乡村山区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再图发展。

9月29日,起义部队摆脱了敌军的尾追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这里群山环抱,当地也没有地方反动武装,部队连日征战颇感疲惫,所以在此休整了5天。毛泽东在这里对这支已不足1000人的部队进行了改编,部队由1个师缩编为1个团,建立了部队中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各级设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和士兵委员会,建立了中共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实行军内民主: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初,部队到达宁冈县古城,经过江西省委的介绍,通过当地党组织与永新起义的农军首领、中共党员袁文才取得了联系;经过何长工的工作,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山口茅坪设置后方留守处和医院,安置伤病员。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艰苦转战一个多月,行程4000多里,于10月底进入井冈山的茨坪,从此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这支部队到达井冈山时,虽然只剩下了600余人,但是他们将成为中华大地未来燎原烈焰的星星之火。

9月1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不久,中共中央作出一项重要决议:《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议决案》,正式决定放弃国民党名义,而打出苏维埃的旗帜。国民革命失败后一段时间中,共产党曾认为,尽管国民党的领袖叛变了革命,但国民党仍是“民族解放运动之特别的旗帜”,共产党不应把这一旗帜让给“军阀和反动资产阶级”,同时,利用这一旗帜,可“吸引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苏维埃口号”还只能宣传,而不能着手组织。然而实践表明,复兴“左派国民党”的计划已不能实现,国民党已蜕变为反革命政党。鉴于此,中共中央决定,今后组织群众革命斗争,不能“再在国民党的旗帜下进行”,“在革命斗争新的高潮中应成立苏维埃”。11月上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更明确规定:在现在革命阶段中,“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此后近10年,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一直在苏维埃的旗帜下进行。

从1927年8月至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多达百次,遍及10多个省140多个县。所有这些武装起义,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英勇回击,都是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坚持革命斗争的具体表现。它们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影响,使土地革命的口号深人到农民群众之中,组织并保留了一部分革命武装。这些就为以后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准备了条件。毛泽东后来曾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的进军以及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为大革命失败后坚持革命斗争、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苏维埃道路,翻开了土地革命划时代的一页,革命的火种就此播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战争进入了开辟苏区的光荣岁月。

作品赏析:

油画《秋收起义》创作于1975年,作者马常利先生在这幅作品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历史史实为依据,用饱含激情的画笔,出色地描绘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画面上,身穿军装、手持斗笠的毛泽东气宇轩昂,微微扬起的脸庞上,意志坚定,果敢沉着,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谋略。在人群的簇拥中,他是起义的领袖,是大家的主心骨,武装起来的工农民众对他投以期待和信任的目光,连匆匆行进中的队伍行列也对他报以倾慕。群众纷纷摩拳擦掌,无论是青壮年,还是妇女老人,一副同仇敌忾的气氛。红旗卷起农奴戟,高擎的旗帜上醒目的镰刀与斧头,提示这是一支工农的子弟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构成起义部队的三种成分一目了然:农军、安源路矿矿警队与警卫团,农军在数量上形成主体,显示了土地革命的基本性质。这幅油画水平线上是横贯画面的起义部队,他们勇往直前奔赴战场,步伐整齐斗志昂扬,英姿勃勃,满怀必胜的信念,表明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只会激起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一位农民领袖一手抚枪一手高举召唤队伍,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背面,但感觉得到他的自信、坚强与豪迈,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画面上随处飘扬的红旗,不仅是起义军的标识,更是鼓舞人们高涨的斗志,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的誓死决心,他们浴血奋战,谱写了壮烈的武装暴动和进军井冈山的雄壮诗篇。它像烈士殷红的鲜血,为画面增添了激情与感染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来 源

(摘编自李莎著《画布上的苦难辉煌——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经典藏画看中国革命》,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年出版)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内容源自《画布上的苦难辉煌——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经典藏画看中国革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感谢原作者辛苦的创作,如果转载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谢谢!

官方微信号:zyzyjsygw官方网址:http://www.zyzy.edu.cn投稿邮箱:zyzywechat@163.com

官方QQ告白墙:

488878002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专科院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官微-【学党史感党恩(62)】红旗卷起农奴戟 ——油画《秋收起义》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