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14:30,我校于大学城校区行政楼201会议室开展了“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校内新秀示范授课。本次课题由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教研室副主任李远兰老师主讲,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教研室主任以及学院部分专职教师参加。座谈会由陈志副校长主持。
陈志副校长
李远兰老师围绕本次讲课主题的七个方面进行讲解,即“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结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时间、“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假设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假设论证、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实证研究、传播媒介的特点和意义。
李远兰老师
课程开始,李远兰老师通过与大家互动的方式开始授课。就“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结论表示大众媒介具有一种突出报道什么问题就会引起大众特别重视什么问题的功能,大众传媒越是突出某个议题或某个事件就会影响公众关心此议题或事件。引出大家对“议程设置功能”的讨论。
授课现场
课上,李老师讲解十分生动具体,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引出下一内容,分段论证提出大众媒介的三大特点及其意义:即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什么、传播媒介是有时期的、渠道是否是完全真实客观的。由“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有利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揭示了控制问题、自身信息透露与解防、引导舆论。详细论证了“议程设置功能”在新时代还面临了许多挑战。她运用麦库姆斯研究北卡罗来纳州的教堂山地区选民的事例,就“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假设进行了论证。
课程结束后,李远兰老师与现场老师们进行互动,就老师们提出的疑惑一一进行了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参赛经验。她表示,在教学设计和参赛中应注意,教案与教学设计要结合起来,体现创新的课前学习与课后实践的监督机制(翻转课堂)。讲述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要深入剖析与挖掘且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讲解。严格把控时间,少用或不用视频,用图片或者动图代替。课前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讲课结束后要进行课堂总结。要灵活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适当体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式,此外还应注意教姿教态要得体、语言富有多彩等。
最后,陈志副校长对此次授课做了总结。他表示,在此次授课中,李老师语言表达生动、规范,讲授过程充满激情和活力,使人受益匪浅,给在座各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一课。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新媒体中心文字|刘霞图片|张文杰排版|郭红梅编辑|刘一锦校审|张雨编审|王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