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学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沿于1947年贵阳尚信高级会计学校,是贵州商科教育的发祥地。建校70余年来,以商而名、因商而建、依商而兴,为贵州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了8万多商科人才,被社会誉为“黔商摇篮”。
为迎接贵州商学院校史馆的建立,完善校史资料,回顾办学历史,总结过去经验,全面展现学校的发展历程,现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全体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贵商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与学校相关的校史资料。
一、征集范围
(一)涵盖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史资料,包括“贵阳尚信高级会计学校”、“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贵州省商业学校”、“贵州商业专科学校”、“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商学院”。
(二)建校以来,学校师生员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相关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直接形成保留的,或收集整理而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一定的保存、研究、展览等价值的历史资料,形式包括文字材料、图纸、图表、照片、视频、音频、实物以及相关资料的复印件或翻拍、扫描的数字化校史资料等。
(三)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上做出突出贡献、巨大成就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杰出校友的著作、手稿、笔记、日记、书信、题词以及奖状、奖章、证书、聘书、任命书、委任状和有纪念意义的工作生活用品等实物。
▲图为贵州商学院校史馆效果图
二、征集内容
(一)资料回忆类
1.学校各个时期的招生简章、招生指南、招生计划表等;
2.学校各个时期的教材、教案、教学大纲、讲义、试卷、作业等;
3.学校发展相关的历史、重大事件的记叙材料或媒体报道等;
4.学校刊印的各类报刊、宣传印刷品等;
5.学校师生参与编写的专著、译著等出版物;
6.学校历任领导、知名教授学者任命书、聘任书、讲稿等;
7.学校历任领导、知名校友的信函、手稿等;
8.学校举办或师生参与的各类学术交流会议、文体活动赛事时的材料;
9.学校历届毕业生毕业纪念册、师生间赠言以及信函等;
10.学校著名历史人物、专家学者、历届校友的访谈材料;
11.有关学校恩师风范、同窗情谊、生活轶事及校友风采的故事;
12.其他与学校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字资料及其复印扫描件。
(二)图像影音类
1.学校早期的校园风光的影像;
2.有关学校早期师生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的影像;
3.有关学校早期丰富校园生活、体育赛事、运动会、艺术节的影像;
4.国内外重要人士来学校访问以及重大对外交流活动时的影像;
5.学校历次党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党建群团活动的影像;
6.历届毕业生的合影照片、音频、视频等记录材料;
7.其他与学校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材料。
(三)实物用品类
1.学校不同时期的校标、校训、徽章、印章、纪念章、票证等;
2.学校购买、制作或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具、磁带、录像带、光盘、仪器设备、模型等教学科研用品;
3.学校师生校友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奖状、奖杯、奖牌、证书等;
4.学校师生校友创作的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曲谱、工艺品等;
5.学校对外交流活动中获赠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礼品等;
6.其他与学校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实物。
▲图为贵州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现场
三、征集方式
(一)无偿捐赠
捐赠的物品经过鉴定确有保存价值,双方签订捐赠协议。对于向学校无偿捐赠档案资料的个人或其家属,学校将向其颁发捐赠荣誉证书。
(二)复印保存
极其珍贵且本人想要保留的实物资料,学校复印保存后将原物完整的交还给本人。也可以直接向学校提供复制件。提供者将会获得捐赠证书。
(三)寄存
对于向学校寄存的档案资料,应经过加工整理,文字材料须做到分类装盒存放,照片、音像等须提供文字说明及装具。寄存在学校的档案资料,归寄存者所有。学校对寄存的档案资料,须在征得寄存者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向社会提供利用。
▲图为贵州省商业学校时期合影
四、征集说明
(一)提供资料的方式
1.直接交送:可将相关校史资料及实物直接送交至贵州商学院思齐楼435宣传部办公室。
2.信函邮寄:邮寄时请注明寄件人或提供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是否捐赠,以及其他特殊保管要求等(信封上请注明 “校史资料”)。电子文档史料可以直接发至本公告提供的电子邮箱。
3.如资料、实物不便寄送,可通过电话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登门领取。
(二)捐赠后相关事项
1.贵州商学院校史馆将征集所得校史实物进行分类、整理、编号,统一造册,永久收藏;对数字化校史资料进行编目存储备份。
2.对所征集实物进行展览时,经捐赠者同意,可注明捐赠者姓名。
3.捐赠或提供校史实物资料时请附简要的文字说明。
▲图为贵阳尚信高级会计学校时期合影
五、征集时间及联系方式
(一)征集时间
1.集中征集:即日起至2021年6月1日
2.长期征集:贵州商学院校史馆布展完成后,征集公告仍将长期有效,所征集校史资料及实物将在校史馆中选择展陈。
(二)联系方式
欢迎大家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校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159****8809 何龙老师
电子邮箱:411975993@qq.com
在这里,我们谨向
捐赠或提供校史资料的
广大师生、校友和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地感谢
监制:苟先茂 阮潇潇
策划:何龙
编辑:新闻与融媒体中心(路智策)
新闻与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