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特色植物研究院在贵州省特色植物资源生态适应与保护利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艺考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2021-2-28 11:55:11 文/石磊 图/曹阳

关注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特色植物来江藤(Brandisia hancei)在荒山治理与生态修复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来江藤冬季开花,种子为典型的翅果。为了深入探讨其种子传播与喀斯特生境的生态适应性,田晓玲副院长与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任永权教授合作,通过模拟在环境下(包括不同风速、种子落到地面后有无水流的二次传播)的种子传播,发现来江藤适应于喀斯特生境得益于种子的二次接力传播:即首先通过风力增大种子的传播距离,之后在通过水流完成接力传播,共同提高了种子的传播距离,有利于增加来江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研究结果以“Dispersal and germination of winged seeds of Brandisia hancei,a shrub in karst regions of China”(doi:16/j.pld.2020.11.006)在SCI期刊Plant Diversity发表。该篇田晓玲副院长为通讯作者。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单座苣苔(Metabriggsia ovalifolia)是国家保护植物、喀斯特区域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但是目前有关该物种的基因信息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其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此,我们对单座苣苔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对序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基于单座苣苔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序列,我们构建了苦苣苔代表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澄清了单座苣苔的物种分类地位。研究结果以“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sequence of Metabriggsia ovalifolia W.T.Wang (Gesneriaceae) ,a national keyprotected plant endemic to Karst areas in China” (doi:0.1080/23802359.2021.1884021) 在SCI期刊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Resources发表。该篇田晓玲副院长为第一作者。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另外,在特色观赏植物资源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方面,以草本花卉报春花为材料进行了无性扩繁、杂交育种和新品种筛选方面的系列工作。其中,报道特色报春花新品种育种方面的工作以“报春花新品种‘白水紫霞’”为题接收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园艺学领域T1期刊《园艺学报》上。该篇田晓玲副院长为第一作者。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新媒体中心

图文 | 特色植物研究院

排版 | 杨婷

编辑 | 刘一锦

校审 | 田露露

编审 | 王幻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本科院校-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我校特色植物研究院在贵州省特色植物资源生态适应与保护利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