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年
快
乐
有一种温暖叫回家
有一种幸福叫团圆
有一种味道叫年夜饭!
万
事
胜
意
除
夕
渊
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在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五
福
临
门
风
俗
习
惯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年夜饭乃是除夕夜中最必不可少的一环。团圆饭不光是为了庆祝新年,更是为了借机让一家人团圆一起。在团圆饭上,鱼是必不可少的。它寓意着年年有余。除此之外,在北方还会上饺子和年糕,饺子形似元宝,于是有富贵之意,而年糕则寓意年年高升。而在南方,则过年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通宵守夜)。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贴福小提示
福有正贴和倒贴,通常大门口的福要正贴,
迎门的福要端端正正,这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
福倒贴只是在米桶或者柜子,代表福气到了!
平
安
喜
乐
除夕到,好运到趁着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趁着今天的道路不算拥挤所以贵小商提前为您送上祝福愿您在这个喜庆祥和的日子里全家相聚共畅饮欢欢乐乐迎新年开开心心过除夕愿所有如意的事情都涌向您愿你所有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守岁
宋 ·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监制:苟先茂 阮潇潇
策划:何龙
编辑:新闻与融媒体中心(方旖晗)
新闻与融媒体中心制作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