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夜话】第56期/她将炽爱悄悄藏进砖缝里

贵州民族大学,艺考

贵州民族大学

2021-9-17 08:37:38 文/邵思琪 图/许静怡

关注

十七岁相恋

二十九岁相别

他是她誓死不离的润之

她是他一生不忘的骄杨

1957年,在写给旧友李淑一的信中毛泽东用一首《蝶恋花》表达对杨开慧的思念之痛而一份藏在卧室墙砖缝里的手稿记录下杨开慧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贵州民族大学

共同志趣,萌生情愫

结为夫妻,投身革命

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京在老师杨昌济的家中暂住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接受新式教育萌生出救国救民的革命念头,毛泽东与杨开慧在朝夕相处中,志趣相投,渐生情愫于1920年底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不久毛泽东投入早期党组织的筹建中夫妻聚少离多毛泽东用一首《虞美人》倾诉着对爱妻的相思之苦“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贵州民族大学

英勇就义前

她说“愿润之事业早日成功”

1927年,中共中央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只身奔赴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妻子杨开慧则带着三个儿子回长沙老家在长沙周边继续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壮大党的组织。

1930年,杨开慧不幸被捕,面对军阀开出的声明与毛泽东解除夫妻关系。即可获释的条件杨开慧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除非海枯石烂”牺牲前,她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

贵州民族大学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1957年,毛泽东写下《蝶恋花》,寄托对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的无限深情。“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1982年,工人在板仓修缮杨家老屋时意外从卧室墙砖缝里发现了杨开慧藏在那里的已经残损的手稿这份手稿记录下杨开慧从与毛泽东相恋那天起,就做好了共同赴死的准备。“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

校党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工作室出品

制作:周甜

文字:央视新闻

图片视频:央视新闻

主播:何家欢

审校:潘小露

转载需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gzmuwx@163.com

点个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本科院校-贵州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贵州民族大学-【民大夜话】第56期/她将炽爱悄悄藏进砖缝里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