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响应全国开展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日,公共卫生学院“接力百年,后浪奋进”服务队前往贵安新区湖潮乡新民村开展“三下乡”实践,在学院辅导员郝雪君和邓天芝的带领下,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与同学于当日早上九时许,在贵州医科大学北门集合后前向本次活动目的地,并于十时许抵达目的地。
志愿服务队在抵达湖潮乡后立即与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迅速展开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根据服务类型分为三类:党史教育类、健康教育类和特殊关爱类。开展了“观文化展览,品民族风情”、“聆听党员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义心一益,诊心诚意”、“送法入基层,守法伴一生”、“医路同下乡,服务人民家”、"保护社区环境,共筑美好家园"、“大手拉小手,共筑求学梦”、“‘乡’约而行,情暖空巢”等8个项目。
在“观文化展览,品民族风情”学习活动中,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湖潮乡新民村,历史底蕴深厚。当地民族风情文化展览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展览馆,尽显民族风情,充满浓浓的布依族文化特色,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布依族传统,领略多彩民族文化精神。
在“聆听党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和“‘乡’约而行,情暖空巢”慰问活动里,服务队借此次“三下乡”活动机会走近湖潮乡的五位老党员,其中有两名老党员已光荣在党五十年。通过聆听老党员们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辉煌岁月,同学们深深感悟到党的征程是如此波澜壮阔。当谈到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时,一个老党员激动地说:“习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倍感兴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一直都是我们党坚持的理念,是我们的共同信仰,我们也希望下一代继续保持老一辈的传统,杜绝骄奢浪费,牢记艰苦奋斗精神,一起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在“义心一益,诊心诚意”活动现场,服务队志愿者在村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的协同下为村民量血压,并详细询问村民们的身体状况,耐心细致地检查,讲解注意事项,认真解答老人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愈后疑难问题。
在义诊现场,同时开展了“送法入基层,守法伴一生”、“医路同下乡,服务人民家”的宣讲活动,为前来义诊的村民对生活中常见法律纠纷以及健康知识进行科普,发放各种民法、健康宣讲资料300多份 。
为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服务队开展“大手拉小手,共筑未来新希望”活动,带领社区的儿童开展了“唱红歌”、“颂红军、“七步洗手法”等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先烈,团结互助,学会与人交往。
炎炎夏日,志愿服务队的同学用自己的行动向小区里的人们表达着服务队的心意,让服务人民不只是一句写在横幅上的标语,萦绕在嘴边的口号。服务队亲手制作了消暑冰粉,让服务人民真正落地生根,一碗简单的冰粉像纽带将志愿者与乡亲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保护社区环境,共筑美好家园",当路边乔木的影子逐渐拉长,夏天蓬勃的热气和翻滚的热浪稍稍褪去,大家又开始着手于改善小区的环境与卫生的情况,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志愿者们用行动感染者小区里的每一位村民,小区里的小朋友们热情地和志愿者们一起合作一起清扫。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种子会在小朋友们的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的大树。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尽我所能,做我能做,本次活动旨在磨练学生的品格和意志,增强才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大学生了解民情,体察农村生活的艰辛,树立服务“基层”意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认知、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志愿、奉献和服务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地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审核:陈颖 郑维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