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全国多地发生疫情。仅仅7月21日至7月31日的11天内,31个省区市(含兵团)就已新增296例本土确诊病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发布会上介绍说,南京此轮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传播速度快、转阴时间长。
8月1日,河南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省本次疫情主要是由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
德尔塔病毒有何特点?针对德尔塔病毒,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疫呢?一起来了解↓↓↓
德尔塔毒株有哪些特点?
据媒体报道,德尔塔毒株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毒株,已蔓延至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传播中不断变异。
从此前相关疫情看,德尔塔毒株在临床表现上有几方面新特点:病毒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体内载量高、发病症状不典型、病人转阴速度慢、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重症。
俄罗斯免疫学家热姆丘戈夫表示,如果一个人感染了其他几种新冠毒株,平均只会感染2-3人,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感染者会传染给6-8人。
钟南山院士不久前接受专访时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同时也有孩子。因此,这两组人群应加强接种。
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
打疫苗还有用吗?
在近期国内连续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中,有部分病例此前曾接种过疫苗,那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打疫苗还有用吗?
对此,已有多位专家在不同场合指出,接种疫苗后感染并不代表疫苗失效。
7月29日凌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微博发文称,如果不打疫苗,感染的人数可能会更多。到底疫苗作用如何,最终需要真实世界的防控数据。“
钟南山院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病毒灭活疫苗肯定是有保护作用,特别是检查了对德尔塔毒株,从实验室的资料以及从广州160多个有限的资料里边发现,密切接触者用了疫苗,接种完全程的和没有用疫苗全程的,它的保护力是看得出来,对感染有60%以上的保护作用,对重症有接近80%的保护作用。
面对德尔塔,如何做好防疫?
钟南山院士表示,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现在密接者的概念是“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因此,针对德尔塔毒株的特点,必须用更严更快更全面的防控措施,来阻止德尔塔毒株的传播。
说德尔塔的这么多“内情”,主要是为了提醒大家,个人防护很重要,请大家按规定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并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实施公共防疫措施!
1.打疫苗 最重要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不仅能有效保护个人健康,也有助于早日构建群体免疫屏障。中国疫苗对德尔塔变异病毒依然有效,接种疫苗仍是遏制疫情的有效方式。早接种疫苗,早多一份保障,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武器!
2.讲卫生 戴口罩
夏天气温高,也极易流汗,即便如此,也应继续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密闭空间(如电梯、公交、地铁等)必须佩戴口罩,汗湿后要及时更换,坚决做到疫情不退,口罩不摘!戴口罩还可以预防其他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3.勤洗手 不可少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和物品,外出归来、用餐前、接触口罩及其他物品后等都要洗手,也可携带免洗手消毒剂,随时保持手卫生。洗手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规范洗手。
4.常通风 空气好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早中晚均应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通风15分钟以上。
5.一米距 安全保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建议外出、交谈及其他社交注意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面对面大声交谈。
6.不聚集 要记牢
多人聚餐、聚会很容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7.用公筷 和公勺
集体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终身践行。
8.打喷嚏 讲礼仪
咳嗽、打喷嚏避开他人,用纸巾遮掩口鼻(若无纸巾也可用肘袖遮挡),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症状者近距离接触,吐痰时用纸巾包裹放入垃圾桶,这既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需要,也是体现个人文明素养的良好行为习惯。
9.有症状 早就医
个人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近14天内有境内疫情流行地区、有病例报告的社区、境外旅行史或居住史的人员,或与以上国家、地区或社区人员有过接触史的人员,要立即避开他人,正确佩戴口罩,向当地村(居)委会或医疗卫生机构报告,并按要求执行我省相关防控措施。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问诊或社区工作人员的询问,如实提供个人旅行史或可疑暴露史。
「全媒体记者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编辑整理」
本期编辑:赵梓钰责任编辑:罗太平
来源:综合自中国教育报、健康贵州等
投稿邮箱:qsxyxczx@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