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展播(微视频)第五期

贵州财经大学,艺考

贵州财经大学

2021-7-20 16:15:03 文/阎泽天 图/郭阳轩

关注

写在前面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自身事、感动影响身边人,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记述和传播老同志的故事中受到生动鲜活的“四史”教育。

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以“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在高校全面开展,全国668所高校的8.27万大学生直接采访优秀“五老”2.33万,挖掘记录初心故事、入党故事、红色故事,撰写、制作征文、微视频、短视频、舞台剧8.79万个(篇),383.6万大学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受益。

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省和部直属高校推荐的600篇征文、350个微视频、185个短视频、36个舞台剧进行了评审,60篇最佳征文、30个最佳微视频入选2021年“读懂中国”优秀作品展播。其中,微视频节目于7月9日至16日每周一至周五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21:25—22:00时间段陆续播放。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媒体平台(网站、微博、微信、喜马拉雅等)同步推送。

网站

微博

微信

喜马

拉雅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期节目都讲述哪些“五老”的故事吧。

人物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

张德昌

#01

张德昌,1930年10月生,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高教系统关工委原副主任,离休干部。1948年参加革命, 1960年转业到暨南大学,为暨南大学教育事业建设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97年离休后,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念章等荣誉奖励。

贵州财经大学

姚炳华

#02

姚炳华,1947年3月生,抗美援越军人,无锡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江南大学关工委校外辅导员。2010年开始,致力于研究 “两弹一星”事业,组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创建了“两弹一星”历史纪念馆,整理撰写580余万字材料。介绍“两弹一星”事业与抗美援越战争,走进街道、学校进行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宣讲。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奖励。

贵州财经大学

施平

#03

施平,1911年11月生,教育家、新四军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1926年在昆明投身第一次大革命,1935年于浙江组织学生响应“一二·九”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校党委书记,在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不拘一格聘用人才,突破传统办学机制,发起、促成上海高校间的协作交流。入选第三批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名单。

贵州财经大学

周玉华

#04

周玉华,1950年12月生,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黑龙江省科协“五老”宣讲团成员。长期致力于行政法学、环境法学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学校法学专业、环境法学科的创建。出版著作8部,连续带领学生参加环保调研和林区社会实践活动近二十年。曾获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务工作者、 “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奖励。

贵州财经大学

林皋

#05

林皋,1929年1月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核电结构抗震安全的资深研究者之一,在水坝、核电厂、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分析理论、高精度数值模拟技术、模型试验技术以及复杂介质中的波动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精彩回顾

中办发文 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任仲平: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

世纪伟业

来源|教育部关工委

编辑 | 王明虎

校审 | 王 雄

责编 | 陈艺文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本科院校-贵州财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贵州财经大学-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展播(微视频)第五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